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四川农村文化市场喜与忧


    吴璟

    截至2012年4月,四川省有农村娱乐经营场所2116家,农村网吧经营场所4304家,农村演出经营单位近300家,农村文化市场正步入快速发展期。“但繁荣背后有隐忧,变大的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乏力。”四川省文化厅市场处处长江帆直言,农村文化市场到底怎么管,是道考题。

    喜——抱团做大市场

    “泸州心连心艺术团”节假日基本不闲着,演出订单不断。而像这样的农民演出队,泸县登记在册的有97支,演员约2000余人。除2009年9月,泸县97支农民演出队联合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后,泸州合江县、江阳区也分别成立了“农村演艺联合会”和“农民艺术团”。三支队伍共整合泸州民间演出队伍近160余支,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实现年均演出1.2万余场、6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

    此外,农村百姓对文化需求的增长,也催化了农村草根艺术团的发展:活跃在农村的电声乐队、歌舞队、腰鼓秧歌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的满月寿庆、乔迁开张等活动,让这些演出团队“生意”越做越火。2011年10月20日,宜宾市也将200多支民间演艺团队整合组建为“农村文化礼仪服务队”,接受统一管理。

    江帆透露,民间演艺抱团闯市场,成为近年四川农村文化的醒目特色之一。

    忧——点多监管难

    前不久,网上一篇名为《金牛区茶店子跃进村黑网吧猖狂》的帖子引来不少关注。帖子称:“金牛区跃进村位于老成灌路三环路外侧,农民修的房子密集拥挤,外来出租屋较多,黑网吧非常猖狂。小的仅几台电脑,多的达几十台,不少于100家。每至深夜,有不少未成年人出入其间。”

    “黑网吧”给家长带来困扰,更扰乱了文化市场。据了解,近年来,农村无证无照私自从事“黑网吧”经营的现象泛滥。这些“黑网吧”主要集中在较为偏远、隐蔽、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地方,如果没有举报,一般很难发现并进行查处。

    据四川省文化厅市场处介绍,除了“黑网吧”,低俗表演、非法出版物、走私音像制品、违规无证经营文化场所等也时有发生和存在。由于农村文化市场历来具有经营场所分散、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因此监管成了最大的难题。

    思——如何延长监管“手臂”

    有喜有忧的农村文化市场到底该如何监管?江帆坦言,近年来,四川省不仅在着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主体,还大力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探索建立政府采购、补贴演出节目的农村演出服务体系,引导连锁网吧和娱乐企业在乡镇合理布局。

    日前,《四川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更有力度的市场监管也开始布局。据悉,结合省内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将快速启动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市场项目。

    此外,为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延长监管“手臂”,省里将尝试委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协助监管农村文化市场,形成以县(区)为主导,以乡镇(街道)为依托,以村组社区为点线,上下联动,综合执法、城乡协调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