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多空交织强麦期价或底部振荡


    当前正值夏粮收获的大忙时节。据农业部消息,如果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图为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中北村农民凡洪杰在麦田边扬场。       

    新华社记者 王彪 摄

    沈国成

    6月5日,受主产区天气不利等消息的滞后刺激,强麦(强筋小麦)期价成为领涨盘面的明星品种。然而,除天气之外,基本面很难再度完美修饰,夏粮丰收形成的供需宽松的格局基本定调,下游面粉企业需求依然不旺,预计强麦市场将很难出现的回涨行情,或陷入底部振荡的结构。

    谨慎对待天气炒作因素

    眼下,正值国内冬小麦抢收之际,“与天抢粮”的天气炒作成为市场敏感话题。有消息称,由于江苏、安徽等南方产区雨水充足、湿度较大,导致部分地区赤霉病发生几率增加,小麦安全生产受到一定威胁,在4月25日,农业部就在安徽凤台县召开防控现场会,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行动,并落实“一喷三防”的补助政策。

    目前,根据市场反映,包括已收获地区如江苏南部、安徽中部、河南南部等地,以及未收获地区如江苏中部、安徽北部等地有不同程度的赤霉病情况发生,可能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新麦品质。由此带来的炒作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近期麦市走向。笔者认为,局部地区的天气因素引发市场对未来优质小麦数量减少的担忧无可厚非,但如果后续资金难以有效跟进,强麦期价底部夯实便仍须时日。特别是目前尚无权威报告称南方地区的多雨天气对小麦品质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需谨慎对待天气炒作因素。

    夏粮增产几成定局

    随着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启动,麦收进度开始加速。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发布的信息,当前,四川、湖北等地收割工作已基本结束,6月3日至5日,全国机收面积均超过1000万亩,截至6月5日,全国麦收进度已接近三成半。

    虽然局部地区赤霉病的发生会影响当地小麦收获,但小麦总产增加几乎已成定局。此前,农业部小麦专家组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今年冬小麦主产区将普遍增产,由于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平均亩产将提高10公斤左右,预计夏粮增产趋势已基本确定。

    与去年轰轰烈烈的抢粮局面相比,今年小麦收购环节再度遇冷。以湖北襄阳地区为例,自5月21日新麦上市以来,襄阳市小麦价格出现季节性下滑,由0.98~1.00/市斤大幅回落到0.88元/市斤,说明市场价格仍面临新麦上市的冲击。

    下游需求疲态不改

    目前,作为拉动小麦消费的两架“马车”——制粉需求和饲料需求,目前面临无法有效启动的局面。对于小麦消费的最大买单方制粉需要而言,5月份以来,随着天气趋热,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低迷,制粉企业购粮积极性不高,季节性消费淡季导致小麦需求不旺。在南方销区,购销氛围较为清淡,厂商观望心态明显,生产主要以消耗库存为主。

    在饲料需求方面,由于主产区小麦仍处于紧锣密鼓的收割阶段,预计饲料企业对新麦的采购计划将较为谨慎,可能导致小麦替代玉米的浪潮难以再现“风波”。尽管2011/2012年度国内饲用小麦用量出现同比80%的增长幅度,但由于供应宽松,强麦期价自3月初以来经历了连续两个多月的单边下跌,表明“替代”炒作已渐行渐远。当前,市场关注重点将围绕新麦生产和市场收购层面展开,但购销好转仍需等待7月新麦集中上市之后。而在生猪价格下降、养殖利润萎缩的背景下,加之国家临储小麦的定期释放,小麦饲料需求将面临下滑的风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饲料 制粉 冬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