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
如何促进区域内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认为,关键是要缩小校际差距,而校际差距包括了办学条件差距、师资差距和生源差距。近年来,各地为缩小校际差距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许多改革举措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简单化思维容易将好举措推向极端。
汪明说,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办学条件要求,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不断扩大。为此,各地陆续制定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对学校的办学规模作出一定要求,而这个规模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由于达不到一定的办学规模要求,很多农村的村小学成了布局调整中的撤并对象,简单化的撤并也引发了农村孩子上学远、家庭经济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基于我国县、乡、村的不同特点,基于学校服务半径、服务人群和上学单程时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不同形态、不同规模学校的合理并存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简单化地执行办学规模要求,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汪明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学校之间的师资均衡,但教师流动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目前,许多地区实施教师流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缩小学校之间的师资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对一所学校教师流动的比例,应当作出科学限定,既要有利于促进学校之间的师资均衡,又要切实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事实上,促进学校之间的师资均衡可以有多种方式,创新教师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就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2/18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