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修伟
5月28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孔湾村,麦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抢收景象。
4组农机手刘序新正收割着麦子,突然机器停了下来,他跳下车检查了一下,原来是一根输送带断了,地头上五六家农户正在排队等着他的机器,自己家又没有备用零件,这可愁坏了这位农机手。
“赶紧给老张打电话!”一旁的村民提醒他,他抄起手机就拨了过去。
20分钟后,一位50多岁,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汉子拎着工具箱到了。他走到地里,二话没说,熟练地换上输送带,可能由于赶路急,加上修机器费了些力气,他身上的衣服早就湿透,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下来……
村民告诉记者,这个人叫张永喜,是镇上的农机站站长——村民们都称他为“农机保姆”。
记者走上前去,和他攀谈了起来。“全镇573台小麦收割机,负责农机服务的只有3个人,我负责两项任务:一是维修机器,二是调度车辆。一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夏收和秋收时体现,该自己顶上的时候,千万不能掉队。”张永喜介绍说,麦收开始后,他一天要跑12个村,每天行程80多公里,相当于每天绕全镇跑两圈。
“他几乎是随叫随到。”方勤村3组的机手尚龙斌说:“昨天夜里,我的收割机因为超负荷工作,水温高,把水泵给烧坏了,等老张赶过来已经是10点,将近凌晨才把机器修好。”
预计再过两三天,全镇的小麦就会全部收获完毕。据襄阳市农业、粮食、统计部门和国家调查队的调查测产,今年全市夏粮有望增产6.49亿斤,作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的襄阳市又将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
增产丰收的功劳簿上,应该有老张们闪亮的一笔。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30/18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