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没有技术员,哪有千斤田?


    本报记者 宋修伟

    张光明眼瞅着收割机把最后几垄小麦推倒,沾满尘灰的脸变得舒缓了许多。不远处的麦茬地里,他的家人正在把收获完的麦粒一袋一袋地打着捆,随手装到了自家的农用三轮车上……

    这是5月26日,记者在湖北省安陆市雷公镇魏桥村小麦万亩示范片看到的一幕。

    安陆市是全国小麦成片种植的最南端。全市30.1万亩小麦,目前已收获近9成,麦收已近尾声。只剩下西部的两个乡镇,因为地势的原因,水源条件较差,晚熟了一个星期,雷公镇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这情形比去年还要好,亩产个千把斤没有问题!”作为魏桥村的种粮大户,张光明对今年的小麦产量信心满满。他指着旁边的镇农技站站长程泽春说:“没有镇上的技术员,就没有我的千斤田。没有他们的技术指导,我家的小麦收六七百斤都成问题。”

    张光明告诉记者,今年孝感地区的阴雨天较多,赤霉病发作较重。而他们家的15亩小麦没和往年一样得赤霉病,至少避免了三成的产量损失。他觉得这都归功于镇农技站的技术人员田间管理的措施指导到位。他告诉记者,小麦从选种到拌种,从除草到防病,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员在现场指导。

    “技术员推荐我选用‘金麦8号’,这是个好品种。从这两年的情况看,产量至少能保证在千斤以上;技术员指导我用‘敌畏丹’配天丰素拌种,结果苗齐、苗壮,抗倒,耐寒;他们还叮嘱我除草时打封闭药,及时追分蘖肥,为了防赤霉病,小麦在分蘖期、抽穗期、扬花期各打了一次‘多酮’。结果几个月下来,示范片的小麦长势明显比别家都好……”张光明总结了一下,乡镇技术员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他们技术帮助。

    小麦收回家,就该考虑中稻插秧的事了。程泽春在空旷的麦茬地里比划着插秧时株距和行距的大小,张光明在一旁连连点头,看样子,他已经非常信任这个农业专家了,就像学生信任自己的老师一样。

    “由于受土地质量和稻麦轮种的种植模式影响,安陆的小麦产量比不得河南和山东,亩产能达千斤已实属不易。”安陆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魏宗林告诉记者,但在全市基层农技人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学会精耕细作,今年夏粮的丰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力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拌种 除草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