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久锋 肖克
走进迤那镇,别墅、油路、小汽车,所到之处,处处皆是欣欣向荣、活力迸发;“GAP、分红、合作社”,所听之句,句句皆是金融术语、网络新词。
数据显示:2011年,迤那镇实现生产总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90.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26%;农民人均纯收入5229.8元,比上年增长70.74%。在2011年乡镇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迤那镇综合成绩跃升威宁县第一名。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迤那人铁骨铮铮地屹立在海拔2783米的麻窝山梁子上,演绎出贵州屋脊上亮丽的风景线?
回到精神的原点,迤那的干部群众这样表述:急争抢,干拼闯,不等不靠挺脊梁;调结构、抓产业,人与自然构和谐。
2011年1月,天寒地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乘火车来到这里,食宿农家、访寒问苦,“围炉夜话”、问计问需。
以此为节点,迤那追求赶超跨越的“发展列车”全面提速。
一年来,栗战书时时关注迤那,三次深入迤那,对迤那镇发展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省直各部门按照“集团帮扶、整镇推进”和“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惠民生、控人口保生态”的工作要求,倾情帮扶迤那。
“改变思想转脑子,调整结构寻路子,勤劳致富好日子。”省、市、县“四帮四促”干部扎根迤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驻点、驻心驻情,助推迤那新跨越。
一年17次到迤那,大棚建造、技术引进、设备购置等,当地农民马先的“蘑菇事业”,处处留下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中心主任任斌的身影。
省水利厅参与1.4万人饮水安全工程;毕节市政府支持特色小集镇改造;威宁县政府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短短一年时间,迤那镇在扶贫开发、基础建设、“三化同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变化。全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8项指标增幅超过40%,推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干事创业的精神和思路,关键要“领”和“导”,要“帮”和“促”。
各级的关心支持,党员干部和百姓打成一片,以大干赢得大变,这极大地激发了迤那群众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五星村新华组饶召福家的大门上,挂着一块“提振精气神”的匾额。“为什么政府补助1万多块钱,我就能修起这么大的房子?”饶召福说,“这都是政策好,帮我找到了致富路子。帮扶只是引条路,发展还得靠自己。”
迤那镇镇长李扬胜说:“以发展型党组织为引领,‘5+2’、‘白+黑’、‘夜总会’已成为全镇153名镇村干部的工作常态。”
县委常委、迤那镇党委书记马祥宏说,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迤那的干部是“手电筒”干部,每人备有一支手电筒,用于夜晚进村入户工作;迤那的干部是“盒饭”干部,是“方便面”干部,盒饭是迤那干部忘我工作的午餐或晚餐,方便面是迤那干部加班加点的营养夜宵;迤那的干部是“24小时”干部,是“365天”干部,一年到头不放假,不轮休。
省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威宁自治县三队队长王瑞军带着他的队员,每天奔走在迤那的田间地头,协调项目,争取资金。
“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老百姓的电话,他们迫切需要发展,需要引导,需要支持。”王瑞军介绍,如今的迤那群众已经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
陈杰转行种植药材“金铁锁”,让一种弱小的植物,变成了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上的脱贫之花;
马先拼命学习大棚蘑菇栽培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师傅”……
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感召和带领下,迤那一个个朴实敦厚的创业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组建了22个专业合作社,闯出了一条条新路子。
20多个专业合作社,是迤那传统农业迈向产业化、现代化的标志。通过“政企战略合作”组建起来的三星烤烟专业合作社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3000万元,种植规模超过1万亩的烟叶种植示范基地,拉动了迤那烤烟产业的迅猛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17/18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