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


    本报讯(记者 王瑜) 目前,江淮、黄淮、华北、西北地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阶段,正是攻粒重的关键时期,丰产架势明显,但小麦穗期病虫陆续进入发生高峰期,发生危害形势异常严峻。5月16日,农业部下发加强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把穗期病虫防控作为夺取夏粮丰收的重要任务,以全面落实“一喷三防”补助政策为抓手,再上措施、再加力度,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思想一天不松懈,措施一天不放松,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

    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当前,小麦穗期蚜虫累计发生1.85亿亩,比5月初增加48.8%,虫口密度急剧增长,安徽、河南、山东、山西等部分麦区已达大发生指标;吸浆虫累计发生3234万亩,同比增加12.8%,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即将进入防治关键时期;赤霉病已发生1083万亩,是上年同期的3.42倍,江淮麦区仍有加重发生可能,黄淮海部分麦区存在潜在威胁;条锈病累计发生1343万,黄淮南部继续蔓延,西北麦区发生范围扩大,华北南部开始见病。

    通知提出,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在防控策略上,要以小麦蚜虫、吸浆虫、赤霉病、条锈病等“两虫两病”为主攻对象,兼顾做好白粉病、麦蜘蛛防控;在防控措施上,要坚持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适期防治、对症下药、药肥混用、保粒增重;在防控方式上,要继续坚持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施药时间、统一防治行动“五统一”,做到“统防引领、群防群治”,提高组织化程度。

    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组织化程度高。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动员发动,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绝不能因监测预警不到位延误最佳防控时机,绝不能因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病虫害暴发成灾。 

    二是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加大病虫系统调查及大田普查力度和频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主动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开展会商分析,明确防控重点区域和最佳防治时间,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治。三是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抓住关键时期,落实关键防控措施。穗期蚜虫重发区要“关口前移、控前保后”,压低发生基数;吸浆虫发生区要抓住成虫羽化高峰期适时防治;赤霉病易发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抽穗扬花期遇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西北等小麦条锈病常发区,要落实“打点保面”防控措施,坚决遏制大面积扩散蔓延。四是切实加强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包片蹲点,指导农民开展防控。结合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实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倒伏)的目标,确保灌浆饱满、粒重增加。

    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农业部已于日前派出4个工作组赴河北、山东、河南等9个重点省(市)开展防控督查指导,并深入生产一线,协助地方开展防控行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条锈病 组织化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