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干成事才能得民心


    本报记者 马健 实习生 王明锋

    5月8日下午,一辆旅游中巴徐徐驶过广东省云浮市六祖镇龙山塘村大牌坊,绕过鳞次栉比的乡村别墅群,在阡陌纵横的甜玉米示范基地前停下,在此等候的村委委员张建明热情地迎上去,车上的人是故地重游的游客,3年前就是张建明为他们导游的。

    新兴县是六祖慧能的故里,而藏佛坑相传是六祖慧能的圆寂之所,在龙山塘,禅宗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起来,赢得了游客们的交口称赞:“没有想到龙山塘变化这么大,全是水泥路,村里还有旅游导引图,真是旧貌换新颜。”

    龙山塘村总人口2055人,共有党员55名。党总支围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共建和谐美好新农村”的主题,在全村掀起了党群联动共同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力图打造环境建设乡土化、公共服务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如今,龙山塘村已经成为广东省名镇名村建设示范村、和谐宜居示范村。

    “我们都是群众选出来的,必须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才能赢得信赖和支持。”在谈到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时,龙山塘党总支书记苏坚才说。为了推进名镇名村建设事业,党总支邀请相关专家设计方案,与村民反复磋商。他们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入手,实现“三分两无一服务”:“三分”即做到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分类;“两无”即墙无断壁,路无浮土;“一服务”即建设健全全村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党员张超恒是村中的大厨,平时就经常义务帮助群众经办红白事务,开展创建和谐宜居示范村后,他更是主动让出闲置农屋一间,无偿砍荔枝、龙眼树9棵,并主动承担起推进休闲广场的建设工作,为创建和谐宜居示范村作出了表率。 

    在党员的示范作用下,村民们积极捐资、出义务工,主动让出2.68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自发筹集资金35万元,主动义务投工投劳8580人次,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形成水利、水景的一体化。目前,清澈透明的“藏佛坑”泉水环村而过,村内的村道巷道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并建设了一条栈道和一段麻石路,让村庄彻底告别了“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日子。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在村左侧荒地集中建设一个占地面积5亩的禽畜圈养区,规划建设了6排猪(鸡)舍,并配套建设水、电、路和一个300立方米沼气池,村内畜禽全部进入小区集中圈养,为村内绿化用地净增2万多平方米,同时还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一个三级化粪公厕和2个垃圾屋。实现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日产日清,统一清运”,有效改变了农村卫生环境,全村的2000余名村民从中受益。

    “要改善人居环境,必须让农村‘绿’起来。我们把绿化工作当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群众主动参与‘植树造林,增绿护绿’活动,掀起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绿化运动高潮。”苏坚才在谈到村庄绿化行动时如此阐释党支部的经验。龙山塘还制定了管护责任制、护林公约,实行管护承包;对道路两侧栽植的树木,实行门前管护责任制;对农民房前屋后空隙地栽植的树木,落实“谁造谁拥有谁受益”的政策。通过开展“增绿护绿”活动,龙山塘村基本实现了“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村内集中绿地人性化”和“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目标。

    目前,龙山塘村大力开发“藏佛坑”景区的资源,整合村内的旧村落,大力开发禅宗旅游,并成功引进和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旅游开发,未来共计投入12亿元,以弘扬禅宗文化为核心,全力开发建设藏佛坑文化旅游度假景区。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建设期预计约5年,该项目产生效益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龙山塘围绕农禅并重的主题,对现有旧房进行改造,建设成独具特色的农家禅院、农家客栈,增加农民收入。村民群众对此非常拥护并达成出租意向,已有51户签订契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树木 立方米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