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翁巧琴建起“种兔王国”


    徐碧芳 沈沪莲

    走进浙江省余姚市科农獭兔场,你就会被一只只洁白可爱、活泼健壮的小兔所吸引。这个獭兔场的场主是曾经下岗失业的翁巧琴,她靠20万元启动资金,经过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创业,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种兔王国”。

    下岗创业办兔场

    今年41岁的翁巧琴,1994年毕业于浙江农技师专畜牧兽医专业,当时分配到宁波市农业局下属的中外合资企业就职。1999年因所在企业倒闭而失业。“天地之大,失业不失志,只要努力去做,必有创业之地”,抱着这样的信念,翁巧琴决定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创业,因为这样可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

    2000年,余姚市陆埠镇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翁巧琴在家人的支持下,放弃城市生活带上尚在哺乳期的女儿,来到偏僻的陆埠镇官路沿村,承包了90亩土地,办起了余姚市科农獭兔场,搞獭兔的养殖和蜜梨的种植。她白天和大家一起开沟整畦栽梨树,砌墙盖瓦造兔舍,晚上还不顾劳累坚持在借宿的农家挑灯夜读专业知识。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她里里外外一把手。为了扩大销路,了解市场行情,她先后参加了香港、河北、四川、山东等地举行的兔业交易大会。在交易大会上,她结识了很多客户,掌握了更多更新的市场信息。由此她养殖的獭兔销售一年比一年好。同时,她通过科学养殖,确保了獭兔的质量,兔皮和兔肉一直被客商看好。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如今余姚市科农獭兔场已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的科学养殖之路,常年存栏獭兔5万只,成为浙江省较大的獭兔养殖场。

    科技让她插上腾飞的翅膀

    出身农家的翁巧琴不仅继承了祖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且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她更懂得科技的力量。为了提高优良种兔利用率,她建立了高标准种兔繁育中心,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针对兔子怕高温的特点,她率先应用喷滴灌降温技术,并实行早期断奶(28天)技术。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农产品的要求进行生产。她还与母校老师和上级农牧部门的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经常登门虚心求教。当兔场初有收获时,她舍不得花钱为自己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却一下子购进了两台电脑,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尝试网上交易,而且还逐步探索獭兔养殖的计算机管理。她说:“不怕吃苦是我创业的最大本钱,认真读书吸收知识的营养是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

    知识和毅力犹如两只翅膀,帮助她在创业的道路上开始了成功的起飞。翁巧琴在成绩面前没有沾沾自喜,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开始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养殖户。2005年5月,她牵头注册成立了余姚市科勤兔业合作社,吸纳了一大批兔农及大户,目前该合作社有社员100余户,养殖规模达30万余只。

    创新发展循环农业

    与陆埠镇相邻的河姆渡镇是“中国茭白之乡”,每年茭白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一斤茭白一斤叶”,河姆渡镇每年在产出大量茭白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茭白叶。

    当地村民说,茭白叶不易腐烂,以前一般采取焚烧的方法来处理。于是,茭白收割后,田野上浓烟四起,不仅污染了周围环境,堆放在道路两旁的茭白叶也严重影响镇容镇貌,镇里每年要花费几十万元来清理这些茭白叶。河姆渡农民想了两种方法来应对:第一种是用茭白叶来培育草菇,第二种是用茭白叶做雷笋覆盖物。

    翁巧琴很快看到了其中的商机。2009年,她投资30多万元在河姆渡镇设立了一个茭白叶饲料加工厂。翁巧琴说,“如今我们的饲料加工厂能消耗掉相当一部分茭白叶,茭白叶饲料也供不应求。”

    獭兔改吃茭白叶,饲养成本也随之降低。翁巧琴说:“茭白叶营养丰富,改吃茭白叶后,每只兔可以节省约2元钱的饲料费用。”除了把茭白叶加工成饲料喂兔,翁巧琴还把兔粪制成优质的有机肥,供应给茭白种植户,兔尿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用来肥田,形成了“茭白叶-喂兔-兔粪-沼气(沼渣)-肥田-生产有机绿色茭白-收取茭白叶”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茭白 饲料 沼气 滴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