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燕 通讯员 丁燕
走进她的办公室,仿佛走进了一个牦牛陈列室,桌上摆的、柜子里放的、墙上挂的,都是各种形态的“牦牛”。
她就是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阎萍。20多年来,她扎根广袤的青藏高原,以牦牛新品种繁育与改良作为毕生追求,被牧民亲切地称为“牦牛妈妈”。
接过科研接力棒
198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阎萍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一进所就被分到了牦牛课题组,成为组里唯一的女性。
阎萍记得最初去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看到牦牛群的情景:牦牛个头大小不一,毛色很杂。那时,以李孔亮为首的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科研团队,已提出用牦牛近祖的野牦牛作为父本来繁育牦牛新品种,项目于1982年立项。
“李所长常常说,研究这个畜种,条件虽然艰苦点,但这个畜种对藏区牧民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搞出成绩,吃点苦也值!”阎萍说。2000年,阎萍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接力棒。
终于,历经几代人20多年的科研攻关,他们培育出了我国首个国家级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填补了世界上牦牛没有培育品种及相关培育技术体系的空白。
如今,阎萍培育的“大通牦牛”种群已发展到2.2万头,每年推广到藏区约3000头,冻精5万至8万支。
搞科研就要有“牦牛精神”
几十年和牦牛打交道,阎萍不仅像爱孩子一样对待这些宝贝,而且像尊重挚友一样品读它们的品格。“它们任劳任怨,不畏艰险,坚韧不拔,在没过身体一半的大雪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们搞科研的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但出成果要的就是这种‘牦牛精神’。”阎萍说。
2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牧区的各个角落,从青海大通种牛场到西藏那曲牦牛合作社,从川西北若尔盖草原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从甘南牧区到天祝白牦牛繁育基地,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牧区,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为了工作,娇小的阎萍学会了和牧民一样骑马。有一次去牧民家,她骑了一匹烈马,趟到一条河中央时马起了性子,一下子把她甩到河里,河水很急,她本能地抓住马尾巴,拼尽全力跃上马背,死里逃生。
也许正是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锻造了阎萍果敢刚毅的个性,草原上的牧民除了尊敬地称她为“牦牛妈妈”,还送给她一个具有西北特色的别称“阎干散”,意即说话快人快语,办事雷厉风行,遇到困难毫不畏惧。
28年来,就是凭着一股子像牦牛一样的劲头,阎萍从刚进研究所时可爱漂亮的小姑娘,成长为国内牦牛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凭借雄厚精湛的学养支撑,她成功将牛人工授精技术、精液冷冻技术、体外受精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应用于牦牛生产实践,使我国牦牛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把科研成果用在草原上
“开展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造福藏区,惠及广大牧民。”阎萍说。
去年7月,阎萍到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的途中,在一位藏族老妈妈放牧的牛群中看到了“大通牦牛”,她当即停下车询问老妈妈养牛的情况。老妈妈说:“这几头‘白嘴牛’好,肉多,还皮实,不得病。还想再买几只‘白嘴牛’,就是不知道在哪里买!”
阎萍当即记下老妈妈的名字,许诺今年8月给她家投放几只。“今年我要亲自送到她家去,实现她的愿望。”阎萍说。
牧区就是阎萍的第二个家,牧民就像她的亲人,她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把研究成果和技术奉献给牧区。一些牧民对新技术不能一下子接受,阎萍就先在牧区选几家做示范户,为他们投种牛、建畜棚、送舔砖等。这些牧民的牦牛死亡率降低了,毛色发亮了,等到下一次,她去的消息比草原上的风还传得快,远远看着她来,等候的牧民都围上来,你争我抢地说:“你的那个东西好,给我也送一些吧!”
得到牧民信任和认可的阎萍总是适时地向牧民示范推广新技术,教牧民置换种牛,劝导牧民不要过度挤奶,不要过度放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22/18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