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向关键技术要增产效益


    本报记者 吴砾星 杨娟

    3月8日上午,在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记者正巧赶上黄合村村支书何云全在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今年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04亩,分4个集中育秧点,确保每个点品种统一,防止因品种过多造成人为混杂……”从面积、品种到播种时间,何云全一一做出详细安排,围坐在村支书身旁的11位村小组组长则认真记录。“村里的秧田早就翻耕好了,农资也已备齐,只待‘冷尾暖头’的农时一到,早稻集中育秧就正式开始。”一位村组长告诉记者。

    “水稻集中育秧”是湖南省农业部门历经多年探索出来的一项水稻增产关键技术。去年,该省在59个县市区开展了示范,全年示范面积达260多万亩(大田),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省仅早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积就达400万亩以上,全年示范面积力争突破500万亩,较2011年增长近1倍。

    “湖南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谋划早、措施硬、行动快、来势好,湖南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3月5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南方水稻集中育秧暨早稻生产座谈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指出。

    创新:从“压单扩双”到配套关键增产技术

    面对严峻的农业自然灾害,湖南省粮食生产在2011年获得了历史性的大丰收,总产比2010年增加18.4亿斤,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去年,湖南省还是全国唯一的早稻和双季稻面积双增加的省份,是全国发展双季稻的典型。

    今年粮食要想增产,无非两条途径:一是扩大面积,二是提高单产。“压单扩双”是近年来湖南夺取水稻生产丰收的制胜法宝。然而,在人增地减、粮食生产面积连续多年扩大的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扩大面积,潜力越来越小,难度却越来越大。

    能否从提高水稻单产上破解增产难题?对此,湖南省农业部门进行过严密分析,用数据说明湖南水稻单产增加有潜力:一是平衡增产的潜力大。目前湖南省有7个市州、50个多个县(约占总数一半)水稻单产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就一个县而言,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单产也有一二百斤的差异。二是品种生产潜力大。与大面积水稻产量相比,品种区试产量要高1~2成,水稻高产栽培产量要高3~5成。

    “在现有情况下,只要把配套增产技术落实到位,我省水稻单产至少还有100斤以上的增产潜力,水稻总产至少可增加70亿斤以上。”湖南省农业厅厅长田家贵说,“所以,推广水稻关键增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将成为我省今后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集中育秧专家组组长李志纯告诉记者:“把水稻集中育秧作为增产关键技术,原因在于集中育秧实行育秧方式、种子供应、浸种催芽、播插期、壮秧培育、秧田管理‘六统一’,解决了分散育秧、水稻直播中存在的品种多乱杂、管理粗放、壮秧培育技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而且,一改过去分散用工、分散管理,由育秧主体负责管理,能节约成本,解决劳力短缺的问题。从去年试点情况来看,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比分散育秧平均增产40斤以上,比直播增产160斤以上。”

    实干:“米袋子”工程落实到农户

    思路既定,农业部门如何把想法转化为各级政府的具体行为?

    去年10月,湖南省省长徐守盛在听取农业厅工作汇报后,立即拍板,省政府筹集1.2亿元资金支持水稻集中育秧,并作出重要指示:全省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工作,解决水稻直播、耕地抛荒及双季稻发展难等突出问题。在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上,他再三强调:“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务必落实到村组、到农户。

    省农业厅成立了由厅长田家贵任组长、厅粮油作物处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水稻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各级政府纷纷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到户的三级包保机制,建立明细台账,层层分解责任。

    记者在华容县护城乡治湖村采访时,村民曾凡林告诉记者,去年自己种300多亩双季稻,而今年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800亩。“终于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他笑呵呵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早稻 双季稻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