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渔归。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都市农业聚人气。
葡萄节上笑声多。
包河区,安徽省合肥市中心城区,区域面积340平方公里(含70平方公里的巢湖水域面积),常住人口82万,是合肥市面积和人口第一大区。
包河区环湖通江达海,坐拥骆岗机场、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及南客站、合肥港综合码头,是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打造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阔步前进的核心城区。
包河区先后捧回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实验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等12个国家级殊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第一名、安徽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区、安徽省低保工作先进区、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安徽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城区等20多个安徽省省级先进称号。
发展观点
我们必须始终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奏响跨越赶超的最强音,立大志、担大任、吃大苦、创大业,以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第一区、城区工业发展示范区、城湖共生的大城靓区、品质至上的老城区、全省社会管理样板区”为支撑,不断开创“安徽中心、第一城区、善治包河”更加美好的明天。在目标定位上当好“引领者”,在建设发展上勇当“主力军”,在改革创新上敢为“先锋队”,在管理服务上争做“新标兵”,在党的建设上更加注重锻造骨干力量。
——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启生
跳出合肥看包河、跳出安徽比包河、放眼全国摆包河,跳起来摘桃子,把包河的各项经济指标放在合肥市、安徽省、全国的大局中作比较、争位次、上台阶。
——合肥市包河区委副书记、区长耿延强
10年,沧海之一粟,历史长河之瞬间。
2002年,合肥市实施区划调整,揭开了合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时代序幕,从此,脱胎于郊区、拥抱巢湖、得名于包河的包河区应运而生,安徽第一城区悄然起航。仅仅10个寒暑易节,包河区便由偏隅合肥东南的边缘地带,一跃成为经济实力持续领跑的“安徽第一城区”,大合肥的新地标,安徽省的新中心。
科学发展第一城区
2011年,合肥市第一城区——包河区收获了这样一组数字:
地区生产总值48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83亿元,财政收入2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0.4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01.82亿元,引资总量249.7亿元,分别是建区之初的5.6倍、30.2倍、10.3倍、6.3倍、6倍、4.1倍、117.2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231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78元,综合实力在中部省会同类城区中位居第4位。
一串串刷新的数字,记录了包河区经济发展的闪光轨迹,勾勒出包河区阔步前行的印迹,跃动着安徽第一城区起跳的力量。
这是跳起摸高的发展。包河区始终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的工作路径,推动区域经济稳步提升、高速增长。包河区,用一连串的惊叹号,生动地诠释着区域经济最活跃的改变者的内在含义。
与“市”俱进安徽中心
包河区的十年,是一部风生水起的与“市”俱进史。包河区始终融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大局,抢抓“十一五”以来合肥市三大推进、滨湖新区建设、巢湖区划调整等重大机遇,把大建设的主战场,借势打造为城市的新地标、发展的新热土、管理的新高地,实现了从合肥“东南一隅”到“安徽中心”的历史嬗变。
十年来,包河城乡面貌大变样。先后拆除城中村和棚户区(危旧房)56个,累计完成各类拆迁1085万平方米,“包河速度”成为合肥大建设的标杆,“包河经验”成为合肥市和谐拆迁的范本,滨湖新区成为城市建设的经典。目前滨湖新区19平方公里的建成区,32平方公里的路网围合面积,7.5平方公里的绿化总面积,集聚着36万常住人口。这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新空间,成为大合肥的主城区、安徽省的新核心,已成为安徽省城市面貌的形象和窗口。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09/18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