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长寿晚熟柑橘:六年长成亿元产业


    通讯员 文平林 李莉娟 本报记者 刘艳涛

    “你看,果子还挂在树上,但全都找到买家了”,2月22日,看着橘红的柑橘压弯了枝头,重庆市长寿现代农业园区的税义中感到特别高兴,“广东的一个水果商一次就订了100吨!”

    眼下,长寿现代农业园区的果农们都与税义中一样,因为柑橘红了而欣喜不已。初步估算,该区今年晚熟柑橘的产量近10万吨,产值超过3亿元。

    短短几年时间,长寿区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改良传统农业,将小小柑橘树培育成了一个数亿元的大产业。

    以园区模式改造传统农业的不足

    传统的柑橘4月花开,12月成熟,将其进行品种改良和技术配套,让果实成熟期延至次年2月后,即为晚熟柑橘。

    受制于气候等因素,目前国内晚熟柑橘产量极少。重庆地区因秦岭大巴山阻隔,冬季温和、无霜冻,发展晚熟柑橘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重庆市柑橘生产基地,长寿区从2005年开始规模发展晚熟柑橘。

    找到了好项目,发展的步伐却没有想象得那样快。2005年到2009年,在晚熟鲜食柑橘核心区的龙河、双龙两地,5年仅建成1.3万亩高标准柑橘基地。

    “当时,主要采取专业合作社和引进业主两种方式来发展柑橘产业。”长寿区委常委、区农工委书记张云平说,“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产销脱节,且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技术推广较慢,标准化程度、产品品质的提升也较慢;引进企业,对方往往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让地方政府一时间很难‘对接’。”

    “产出周期长、招商引资难,先进技术推广慢、标准化程度提升慢,这不仅仅是长寿柑橘产业遇到的瓶颈,也是传统农业的‘通病’。”张云平说。

    为改造这种“先天不足”,长寿决定将发展工业的模式“复制”到农业中来。

    2010年5月,该区启动建设总面积50余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园区,以“布局区域化、投入多元化、产业链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社区化”的园区模式发展晚熟柑橘。

    布局区域化:结合已有的柑橘产业基础,统一规划用地,实行区域集中连片开发,让晚熟柑橘入园发展、集中发展。

    投入多元化:由政府主导园区配套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由业主主导,政府予以补助。

    产业链条化:既搞种植,又引进企业发展初深加工,并畅通物流、营销环节,形成柑橘产业一条龙。

    生产标准化: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确保园区产品品质稳定和一致。

    产品品牌化:以生产标准化为基础,通过注册商品商标、地理商标,争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方式,提升长寿晚熟柑橘的品牌价值。

    服务社区化: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进行农民培训,让他们入园务工,让他们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获得工资性收入。同时探索新农村建设,配套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两年引资5亿元,新增面积超过以前5年总和

    “园区‘六化’后,企业不再需要跑部门、办手续,不再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一入场就栽植果苗。”入驻长寿农业园区的尚蔬坊副总经理谭正平说,农业园区完善的前期建设和产业配套,缩短了企业的投产周期,正因为如此,去年,该公司在原有2000亩晚熟柑橘的基础上,一口气又发展了2000亩。

    “将一片片路系、水系、电网完备的土地交给农业企业,就好比将一个个标准厂房交给工业企业,既能促使企业尽快投产,也能提升园区的标准化程度。”张云平介绍,在实施“六化”的同时,该区还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专门成立了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对农业园区等农业项目进行投融资,加速推动长寿现代农业园区摆脱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园区成立两年不到,该区先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双向四车道宽8米的沥青路面环行干道10多公里,建成10多个骨干水系项目和10座变压器,投资规模超过过去5年总和的2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农业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