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规模养鹅安全防疫保效益


    近几年养鹅业发展非常迅速,不但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而且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的形式饲养。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搞好卫生和防疫工作,是保证养鹅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和相应的兽医防疫机构。鹅场综合性安全防疫措施主要包括养鹅场的场地选择,鹅场卫生管理,卫生防疫措施,检疫制度,环境消毒,粪草的无害化处理,尸体处理与加工,饲料加工,预防接种等方面。

    一、养鹅场场地的选择

    建立现代化大型养鹅场,在场地选择上十分重要,首要条件要有利于卫生防疫,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源方便。通常场地应远离铁路和旅游胜地,火车和旅客来往频繁,容易传播病原,同时场地的地势要有利于防涝排水、污水处理及排放,以利环境保护,场地的周围及空间应无有毒有害物质及空气污染,确保安全生产。场内建筑物的布局要周密策划,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划分,而且要有相当距离,彼此间应用围墙隔离,严防闲杂人员随意进出,传播病原。

    二、加强饲养管理1.鹅场卫生管理

    鹅场应订立各种规章制度,并有专门机构及专人管理,督促实施。明文规定职工家属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及狗,鹅场周围也不得饲养其他家禽、家畜,杜绝各种可能的传播疾病的媒介。在卫生管理方面,场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虫、灭鼠、灭蚊、灭蝇。还应对人员及车辆进出作具体规定,在进场的必经之道设立消毒池。在兽医防疫方面要设立兽医室、检验室、解剖室和尸体处理加工室。对粪便的处理方面,应建立污物处理及净化系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在饲料加工方面,大型养殖场应设立饲料中转仓库,对外来的运送饲料的车辆不能直接进入饲料加工车间,场内专用的饲料运输车辆及其他工具严禁出场。

    2.科学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良好的饲养管理,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合理配置日粮,可以减少各种营养性疾病,促进鹅群的生长发育。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也可在饲料加入多种抗生素,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腹泻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3.防止饮水和饲料污染

    鹅场的饮水器或水槽、料槽常常被粪便污染,因此在设计和安装上要采取必要的技术处理,如悬挂或其他方式升高饮水器和料槽的高度,不让鹅群践踏。目前市场上已有改进的塑料饮水器出售,设计比较合理,可防止水、料污染。

    4.控制鹅群密度,减少疾病传播随着鹅群密度的增加,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机会也随之增加,因此要注意饲养密度,提供足够的料槽和水槽,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新。

    三、安全防疫

    1.建立严格的防疫检疫制度

    对引进的种鹅必须实行严格检疫隔离饲养。检疫的内容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等。对场内的鹅群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发生传染病,要及时隔离、封锁、消毒、毁尸和治疗。

    2.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实行定期消毒。消毒的范围包括周围环境、鹅舍、孵化室、育雏室、饲养工具、仓库等。平时在鹅舍进出口应设立经常性的消毒池、洗手间、更衣室等。场内周围环境的消毒,一般每季度消毒一次,在传染病发生时,可随时消毒,平时应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孵化室应在孵化前和孵化后进行消毒,育雏室消毒应在进雏前和出雏后进行消毒。

    3.病死鹅尸体处理

    病死鹅尸体的正确处理,无论对现代化大型养鹅场还是农家群鹅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如果尸体不能妥善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将尸体深埋或烧毁,需作病原检验及病理解剖者,应送检验室,不能随意到处剖检。

    4.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某些急性传染病如小鹅瘟、副黏粘液病毒、新瘟疫等的较好方法。应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小鹅瘟的预防多采用提高母鹅的免疫力,再通过卵黄传递,使雏鹅获得母源抗体而免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传播 饲料 检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