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红薯变身“金娃娃”


    本报记者 郝凌峰 通讯员 杨树 聚芬

    “红薯苗已经提前预订出去了,一家韩国公司也和我们初步达成订购红薯粉条的意向。”日前,河北省邢台县心长村张永刚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现在,红薯苗、红薯粉条、红薯收割机……和红薯有关的一系列产品被这位远近闻名的“红薯大王”充分利用、转换成了经济效益。不起眼的红薯成了全身都是宝的“金娃娃”。

    “这要归功于科技和网络这两大法宝!”张永刚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试种、推广了“秦薯4号”、“冀薯4号”等高产优质品种。并结合自己种植实践,将8本书、几十万字的红薯种植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最后归纳成不到800字的《红薯种植的几项关键技术》,印发给广大薯农。

    在政府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他先后成立了“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开发协会”、“邢台县农乐薯业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500多户,同时,还发展了红薯加工业,使大批脱毒红薯走进“增值车间”,变成了品质优良的粉丝、粉皮和粉面产品,通过购销烤红薯机等引导薯农拓展增收渠道,辐射带动邢台县及周边10多个县,纯效益超过400万元,逐步形成了“种育(苗)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薯 气候 经济效益 杨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