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永生 左旭东 李丽颖 李杰
眼下虽已步入冬天,但在燕赵大地看到的不是荒芜与萧条,而是丰收的喜悦与希望的脉动。河北清苑县的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施工正忙,刚赶在上冻之前把灌溉用的防渗管道埋设到地下,又在硬化机耕道;离此不远是已建成的项目区,景象更为喜人:平整成方的田地、生机盎然的冬小麦,正在收获蔬菜的村民,到地头拉农产品的车辆……
1988年,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强农富民大战略产生了——实施国家立项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此,一股汇集了千军万马、气势磅礴的开发热流,在广阔的土地上涌动。
历史的机遇为河北农业发展做出了抉择,从太行山到燕山,渤海之滨到塞外边城,从冀南、冀中到冀东……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河北农业综合开发蓬勃兴起。
从“撒胡椒面”到“攥紧拳头”,农业综合开发向粮食生产核心区倾斜
记者日前到清苑县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采访。一下车,迎面走来石桥乡东石桥村农民邢启立,他正在地头转着看冬小麦的苗情。望着绿油油的麦田,邢启立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打了井、修了渠,麦子产量从700、800多斤一下子窜到了1000多斤,玉米窜到1400多斤,现在种田可省力了。”
河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金树林说,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河北省政府在全省建设4000万亩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开发要承担3000万亩的建设任务。
金树林展开了一张农业开发的分布图,指着密布的黄点告诉记者:“打造粮食核心区主要由农业开发确定的核心区的80个重点开发县来完成,主要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太行山、燕山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地区。”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河北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从“撒胡椒面”改为“攥紧拳头”,向粮食生产核心区倾斜,实施“两个聚焦”。
项目安排向粮食生产核心区聚焦。从2011年起,在核心区内优先选择50个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工作业绩强的开发县予以重点扶持,确保核心区每年项目投入达到全省总投入的70%以上,50个重点示范县项目投入达到核心区总投入的70%以上。
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每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连续3年扶持,每年每个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低于1200万元。
从2011年起,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大幅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土地治理项目中的比重,力争2013年以后90%的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安排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随着农业开发资金的持续投入和项目区的不断建设,农业的“身子骨”逐渐由弱变强。“十一五”期间,河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新打和修复机井37461眼,铺设了地下防渗管道27567公里,修建防渗渠1668公里,建桥闸涵28087座,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579.5万亩,大大提高了项目区旱涝保收的能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2亿公斤。藏粮于地,农业综合开发在粮食主产区谋划一处、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实实在在地让农民受益一处,为确保粮食安全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保护网。
从“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到农业、科技、生物等的综合配套,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向项目区聚集
“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河北农业综合开发并未止步于此。资金先导,政策引导,农业综合开发带动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向项目区聚集。在一个项目区,综合注入分散的先进生产要素,五指攥成拳,激发出新的生产力。
藁城是河北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市和国家商品小麦生产基地。走进藁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远远望去田野里一片青绿,刚刚浇过冻水的冬小麦在阳光下泛着一绺绺水光。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的“潜能”?农业综合开发选择科技助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项目区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藁城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张振清说:“要想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光研究工程不行,还得研究科技,这样开发项目才能长久发挥效应。”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4/17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