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海涛
提起河南兰考,没去过那里的人对它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49年前,充斥在焦裕禄眼中的灾荒情景:“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虽然兰考依然是国家级贫困县,80万人口中,农民占了近九成,依然是绝对主体,但不同的是,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在扶贫政策的惠顾下,他们早已告别了“一年劳动半年糠”的生活,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一直追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奔涌前进。
风沙难觅踪影,盐碱地变万亩良田
11月中旬,站在爪营乡的田地里,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苗长势良好,直通地头的水泥路上,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来来往往、穿梭不息。
“路修好了,渠修通了,我们农民可方便多了。以前去趟乡里,没半个小时到不了,现在这路修得这么好,骑着我这电动车,几分钟就到了。”程庄村村民刘忠强见到记者欢喜地说,“现在浇水可现代了,在田里一刷卡,水就出来了。农机进出田里也方便,一个妇女都能侍弄十来亩地。”
回首历史,风沙、内涝、盐碱是兰考人抹不去的记忆。为根治这“三害”,兰考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兰考实现了“面貌大变化,农业大翻身”,粮食平均亩产由1962年的34斤提高到1980年的457斤。
“近几年,通过对路、林、井、渠、电、科技综合治理,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兼任兰考县扶贫办主任、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的王凤普介绍道,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达到800多斤,再创历史新高。农业部门在固阳、东坝头、爪营三个乡镇实施小麦万亩示范基地建设,进行粮食高产创建,在良种良法的作用下,示范方的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以上。
在固阳镇徐场村的田地里,林业局工作人员张汉超指着四周伞状树冠的树木对记者说:“看,这就是兰考种植最广泛的泡桐,它们像士兵一样守卫着田地,现在全县24万亩荒沙地、26万亩盐碱地、1600个大小沙丘已得到根治,境内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都已被大片大片的林木覆盖,彻底改变了兰考黄沙蔽日、风起沙飞的面貌。”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生产生活大为改观
虽然兰考人民改造自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自然环境、资源禀赋较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在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兰考贫困人口仍有13万多,重点贫困乡8个,重点贫困村160个。
近10年来,兰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亿多元,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
“现在咱日子过得好多了,家家门口都通了水泥路,路好了,村里买车的多了,高级轿车就有十来部,像摩托车、电动车家家最少都有一两辆。”在文体广场锻炼身体的李发亮老汉对记者说,“现在有打工收入,还有政府帮助发展产业的收入,村里有一半人家都盖上了新房,以前住的都是土房,连我们村部都是一抬手就能够到房檐的趴趴房,总共四间房,一下雨还有三间半漏水。”
一到晚上6点,谷营乡俭庄村的路灯就亮了,村主任张绍勋感慨道:“以前一到晚上大家关门闭户,现在晚上大家吃完饭也都能出来转转了。过去村里垃圾横飞,柴禾堆得到处都是。自从有了两名清洁员后,村里环境美了。马上扶贫项目又要给我们安装下水道,等下水道修好了,我们日子过得就越来越像城里人了。”
王凤普说,李寨等村发展得比较快,得益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2008年以来,兰考15个项目试点村累计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整合部门资金、群众筹资投劳共计5326.4万余元,不但全面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还扶持资金互助社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实现了“家有致富项目、村有致富产业、户有致富能人”的目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26/17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