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黑龙江农科院超级良种良法大面积示范获突破


    本报记者 刘伟林

    日前,黑龙江省农科院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品种和种植技术获得大面积示范成功,部分“超级良种”创下当地的高产纪录。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科院依托院县共建平台,以国家和省级推广项目为载体,以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实现高产高效为宗旨,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全面开展以科技促增产为主体的五大作物超级良种良法高产攻关示范活动。目前,测产工作陆续完成,大批“超级良种”脱颖而出,部分品种与国外品种相比优势明显。

    针对三江平原水稻品种空育131抗病性丧失的实际问题,今年黑龙江农科院投入专项资金,实施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粳系列水稻品种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带示范项目,示范规模达30万亩。经专家组测产鉴定,龙粳31被认定为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和最具有推广前景水稻品种,推广面积迅速上升。据省种子管理局统计,龙粳系列品种2011年种植面积2249.6万亩,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43.8%。

    与此同时,针对近年来黑龙江北部早熟玉米品种少、类型单一,并遭受国外品种冲击的现状,黑龙江农科院在玉米优良早熟品种选育上实现突破。选育的早熟、高产、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克单14”,已实现杂交种生产基地化、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化和生产示范规模化。今年,在赵光农场和五大连池市进行大面积示范,经测产,亩产达到639.6公斤,有望成为黑龙江北部玉米主栽品种。

    长期以来,黑河地区一直被认为是“种稻禁区”。今年,黑龙江农科院在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开展了100亩高寒地区水稻品种试验,创造了平均亩产500公斤的水稻高产示范纪录,形成了高寒地区旱改水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近年来,黑龙江农科院积极探索创新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已形成的一些新式栽培技术显示出了极强的推广潜力。他们与中国工程院傅廷栋院士合作开展了“春小麦—饲料油菜”复种技术研究,前茬采用省农科院自育的早熟型小麦——龙麦31号,每亩可产小麦400~500斤。利用小麦茬口,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种植饲料油菜,亩产达4700公斤,可作青贮饲料或绿肥,作饲料每亩可增加效益235元。同时,省农科院开展的“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大面积示范展示实现突破,在富锦、绥滨等大豆产地的项目核心区达到1.1万亩,亩产187~200.9公斤,比当地前三年平均亩产增产25%左右;在佳木斯3亩小面积示范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364.53公斤,创造了黑龙江省大豆单产的最高纪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水稻 饲料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