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在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上的讲话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作家艺术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应该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作家艺术家,都把高超艺术造诣和高尚价值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大凡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当代中国文艺要成为激励人民前进的力量,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礼赞高尚道德情操,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为念,把艺术创作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创造,奏响时代主旋律。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服务群众作为基点和归宿,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立志做人民喜爱的作家艺术家,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把人民作为文艺的表现主体,着力歌颂人民生动实践、展示人民精神风貌,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心中,把艺术才干的增长、艺术表现能力的增强深深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提炼主题,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实现艺术进步。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创造,而且要勇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立足中华文化丰沃土壤,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命文化、争奇斗妍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为中华文化书写新的篇章。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优长,坚持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开创中国文艺新风貌新气象。要打开想象空间,鼓励文艺原创,激发创作活力,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着力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支持和参与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德艺双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文艺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人民高尚灵魂的重要力量。只有自己具有强大精神力量,作家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启迪心智、震撼心灵的文艺精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老一辈作家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始终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秉持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追求真理、反对谬误,崇尚科学、反对愚昧,把实现个人艺术追求和促进社会进步有机结合作为毕生信念。要坚守艺术理想,笃定志向、坚定信念,勤于汲取、善于积累,关注现实、潜心创作,开阔创作视野,提高洞察社会和适应时代能力,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和表现能力,更好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要珍惜人民给予的荣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作品社会效果,自觉抵制低俗之风,用人格力量赢得社会尊重、赢得人民赞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传播 科学发展观 社会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