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兰生 徐恒杰 焦宏 袁赛楠 李丽芳
走进农业大市 柳州篇
提起广西柳州,人们会想起唐朝大文豪柳宗元,想起歌仙刘三姐。这是一个曾经与苏杭齐名的地方,是一个工业重镇和美丽名胜的集合体,是一个传统人文和现代社会的交汇地。
然而,在这座繁华、美丽的城市中还有270万农村人口,其中不少还是少数民族。人们把这比喻为“小马拉大车”。如何面对,怎样应对,又有什么新招?柳州的历届主政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从“十五”期间的“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到“十一五”以来的“城乡互动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柳州始终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理念;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项会战”,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从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经济带”;从建设“十大旅游工程”,到启动“十大农业工程”,柳州始终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举措不断进行创新和提升。
从“十五”末的农业经济总量全区排名第9位到“十一五”末的农业经济总量全区排名第7位,“以工业化、城镇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在柳州不断显现。
城乡统筹成果体现在“一个最大”和“一个最多”:“城乡面积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
一个城市的战略定位,事关城市发展前途和一方百姓福祉。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城市,柳州市一方面依托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借力于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取得了经济社会的突破性发展,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却日趋突出。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柳州能否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尽快从“环境换取增长”的发展困局中“突围”,已经成为对柳州主政者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在大量实地调研和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柳州市委准确客观地审视了柳州发展的历程,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柳州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三个同步”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并按照这一发展理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突围。
如今,柳州的城乡,到处都是一片建设和发展的热土。10万亩双季葡萄、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农业五站建设……“农业十个工程”正紧锣密鼓建设,一揽子惠农政策措施正相继出台,产业基地、农田水利化、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工程等14个项目正稳步推进。
经济的发展托起了农业的腾飞。据介绍,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95.7亿元增加到177.3亿元,增长85%,总量全区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6位,增速由第10位跃升到第5位。
农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8.9亿元增加到106.9亿元,增长81%,总量全区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7位,增速由第10位上升到第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534元增加到4945元,翻了近一番,高出全区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12.5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十年,是柳州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也是柳州城乡面积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说起柳州这几年的变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志刚自豪地对记者说。
推进城乡统筹有“六不”:“不搬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拆房、不负债、不搞形式主义”
从车水马龙的城区、机器轰鸣的工厂向县域、向乡村,蔗林、藕海、桑田、果园,让柳州下辖的6县绿波起伏,千山叠翠;富裕长廊、文明长廊、科技长廊、旅游长廊等“沿209国道工业文明辐射示范长廊”,让村庄多姿多彩、风情浓郁。这就是柳州城乡建设的美丽画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全力以赴开展“三农”工作,以城带乡,致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一直是柳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不变的情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11/17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