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现代农机流通选择类似汽车业的4S店模式还是选择类似家电连锁销售模式,在行业内曾有过争论。这就涉及到农机流通的特性。农机流通与汽车不同点突出表现在季节性。农机流通企业人力、资金等都面临着季节性压力。以招收维修工人为例,以前我们可以随时招技术工人,但现在不行,旺季到来,很难临时招来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对企业经营模式影响很大。其次是长期性。很多大型农机使用时间在15到20年,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更新农机具的相关政策。这对农机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是公益性。农机服务具有公益性的特征,需要国家扶持。此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足够大,其产品丰富到可以满足经销企业的所有需要。而且农机市场的容量也不像轿车市场那么大。这就决定了4S店模式不能成为主流模式。事实上,很多农机的全球大品牌也没有在中国把4S店模式作为主流。
上市之前,川渝地区市场占吉峰农机业务量的80%以上。整合重组是吉峰市场扩张的基本思路,在川渝地区已形成了成功的“打法”。上市之后,能否走出西南有人也有疑问。事实证明,全国许多企业对长期“春秋混战”的局面早就不满,大家认同吉峰农机提出的“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理念,联合做大做强的愿望非常强烈,重组进展因此相当快。东北农机流行业集中度相对大,所以我们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和吉林、辽宁两家最大的农机流通企业吉林金桥、辽宁汇丰进行深度沟通,最终实现了联合重组,对打开北方市场具有突破意义;在河西走廊,我们对武威、张掖、酒泉、金昌等地龙头企业进行“一揽子联片整合”;在苏北农机消费大市宿迁,我们对排名前五位的4家当地龙头企业实现了“集束整合”。目前,吉峰农机已进入20个省份,直营连锁店近200家,加盟店近2000家,一个全国性的农机流通平台已初步形成。
在开拓市场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国家对推进现代农机流通和连锁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政策到了地方,没有落实配套政策。我们在个别省遇到一些政策瓶颈。比如一些地方规定,必须具备两、三年在当地的经营历史,才可以进入农机流通行业,这对我们农机流通企业的整合重组是最大的障碍。
记者:随着新型农业机械的迅速推广与普及,农机购买者对农机销售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但似乎“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分销渠道覆盖面及纵深度极为有限,农机流通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不系统,及时性与有效性难以满足,由此造成用户在使用中事故率偏高,运营效益低下。请您谈一谈服务对于农机流通意味着什么?
王新明:现代农业是通过高投入实现高产出的农业形态。但现代农业的高产出,并不完全是建立在生产的大规模和高产量的基础上,流通环节能否高效承接和转移上游制造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提升总顾客价值,降低总顾客成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
吉峰创业初期就提出“服务创造新价值”的理念,贯彻“买放心农机、选吉峰连锁”的核心诉求。在吉峰农机的大卖场里,用户可以挑选到各种品牌、各种类型的农业装备、载货汽车、农用中小型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降低了农民的比价成本;在田间地头,吉峰农机每年要举行上万次的演示推广活动,把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介绍给更多农民;在农忙季节,公司自有的80多个全国跨区服务队保障着各种农机正常运转。多年来我们在客户服务延伸上不断创新。去年我们提出“更近,更好,更省”的服务理念。更近,就是我们优质终端服务网络更贴近农村、贴近客户。更好,就是引进推广产品更好,为用户服务更好。我们要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包括销售、零部件供应、二手机交易、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服务。更省,打造一站式选购平台,体验式营销,为用户提供及时便捷的售后服务,让用户使用农机更省心、更省钱。
在农机服务领域,现在我们亟待解决的是农机维修服务人员从哪来的问题。行业的小散乱、企业利润低,造成农机维修人才流失严重。以前每个县都有农机中专,培养最实用的农机人才,但现在整个南方地区几乎没有这样的学校。一定要像重视制造人才一样,重视农机服务人才培养。多年来吉峰一直致力于服务人才体系的建立。上市之后,吉峰农机企业形象提升,员工待遇提高,一大批大中专生和农机大户成为吉峰的专业维修服务人员。我们第一批创始股东里就有优秀服务人员代表,将来还要大力完善服务体系员工持股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21/17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