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认证工作的成效与展望


    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于2001年4月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大城市进行试点。2003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管理工作。

    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已步入了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一是认证产品总量稳步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认定产地58968个,其中种植业产地36251个,面积519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按总面积1.3亿公顷计算);畜牧业产地16097个,规模540928万头(只、羽);渔业产地6620个,养殖面积299万公顷。有效无公害农产品56532个,其中种植业产品39906个、畜牧业产品8187个、渔业产品8439个,产品总量达2.76亿吨,认证农产品约占同类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0%。年度认证产品数逐年稳步增加,从2003年开展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之初的2071个,上升到2010年的25187个,增加了12倍。

    二是认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十一五”期间,无公害农产品年度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明显高于普通农产品,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初的2001年相比,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的认证质量也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从近几年来农业部对无公害畜产品安全监测结果来看,2007年和2008年合格率为100%,2009年合格率为99.4%,2010年合格率也是100%。特别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针对299个获证奶产品的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为100%,维护了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的品牌形象。

    三是认证体系队伍不断健全壮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设立了66个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工作机构,地、县农业部门也大多成立或明确了工作机构,其中三分之二的省设立了畜牧专业分中心或专业工作组,做到了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事情有人办,畜产品认证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全国经培训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和内检员达6万多人。

    四是认证制度机制日臻完善。已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现场检查、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为适应动态监管和风险监测要求,2011年初制定发布了14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其中包括3类畜产品),增强了标准的针对性。

    五是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无公害农产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宣传普及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倡导了安全消费理念,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逐步显现。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保障消费安全、满足公共需求的政府主导品牌。

    六是促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实施无公害认证的前提,无公害认证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效果也是一种检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助推器。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认证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标准化技术宣传培训、实施现场检查、指导企业生产、证后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另外,无公害品牌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标准化规模养殖可以通过无公害认证这个平台,获得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同步推进,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结构加快升级,为无公害农产品(包括畜产品在内)的发展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农业部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十二五”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要达到全国产地总面积的60%,产品数量要达到7万个,产品总量占其商品量的40%左右,获证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要稳定在98%以上;工作机构加快向地县两级延伸,健全手段,增强能力,把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练就成“体系健全、职能充实、业务精通、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力军。工作重点内容如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无公害农产品 畜产品 畜牧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