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带月荷锄归


    □□钱续坤

    被邀参观了一次大型画展,在众多的佳构妙制中,有一幅名为《带月荷锄归》的版画,使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并吸引我久久伫立:那疏密有致的线条,那黑白分明的布图,那主题突出的人物,蓦地把我带回生活了20多年的熟稔乡村——此刻,勤劳的母亲是否疲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此刻,门前的大黄狗是否在摇着尾巴等待主人的归来……

    乡村的生活永远是忙碌而充实的,在农人们的眼里,踩着露珠除草,披着月光回家,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对于“晨兴理荒秽”的抒情,对于“带月荷锄归”的诗意,他们从来无可置否,也不刻意追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劳动规律,他们有各自的生活节奏,全然不会为了五柳先生的一首《归园田居》而去矫揉造作。倒是我们这些疯玩了一天而饥肠辘辘的孩子,开始在傍晚时分,不由自主地聚集在村头的老槐树下,遥对田野的方向,唧唧喳喳地辨识着各自父母回家的身影。

    暮霭沉沉,身影绰绰。不走到眼前,我们根本无法看清父母的面容;不过这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和充满亲情的应答声,俨然成了沟通情感的“连接线”,父母能从呼喊里得知孩子的饥饿程度,孩子能从应答中判断父母的距离远近。于是,大人们加快了脚步,孩子们撒开了脚丫,田埂地垄边,村头大树下,开始上演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精彩画面:父亲高高地举起孩子,用汗津津的脸在他身上亲了又亲;孩子则紧紧地抱住母亲,用娇嫩嫩的呢喃赢得慈祥的爱抚;一些心急的少妇,根本顾不得什么羞耻,索性解开宽松的衣襟,让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怀中吮吸个够……

    按照常规,劳作归来的父母不会两手空空,他们锄梢吊着的南瓜、豆角、玉米等等,就是晚饭的主要菜蔬和食粮。可以说,清苦和饥饿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为了隔三差五能够打上“牙祭”,父母也会想方设法弄些好吃的为我们补充营养,于是锄梢的“主角”常常会变换成鱼虾、鳖蟮、野兔甚至狗獾之类。这个时候的父亲,回家绝对比平时要早许多,他用洋溢着的幸福笑容不停地与乡亲们打着招呼,邻家的孩子见了更是羡慕不已,他们会一路狂奔前来通风报信,往往是父亲还没有进村,我们弟兄三人就得到了确切消息:“你爸今天又弄了许多好吃的!”闻讯之后的第一反应,我会腾地从地上跳起,快速跑向200米外的老槐树下,全然不顾两个兄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又是哭,又是叫。

    日久天长,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每至夕阳西下,村头便会出现许多痴痴幽幽张望的眼睛,那喧闹欢腾的场景,绝对不亚于一幅妙趣横生的风俗画。只可惜我们那时并不知道“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也不理解“带月荷锄归”的意境,最朴素最真实的感觉则是——

    这种等待虽然焦急却也美丽,这种眺望虽然漫长却很温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除草 大黄 南瓜 玉米
上一篇 : 一本毛体字帖
下一篇 :晓洋情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