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三模式推进六盘山区移民工程


    本报讯(记者张国凤)“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区规划移民135万人。为使贫困山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六盘山区在加快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移民增收致富为核心,立足各安置区资源优势,围绕支柱产业培育,以特色养殖、种植业为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移民增收致富产业和扶持模式,确保搬迁移民发展有基础,致富有保障。

    “养殖+设施农业”扶持模式。在什字乡什字、将台乡明台和新营乡新营3个安置区,移民已具有一定养殖经验,通过为移民建设标准化养殖棚,用以发展肉牛、肉羊养殖,稳定增加移民收入;同时,户均建设大中拱棚1亩,发展西芹、地膜土豆等特色农业种植,拓宽移民致富渠道。

    “养殖+集镇务工”扶持模式。兴隆镇是当地养牛重点乡(镇),移民群众具有丰富的养牛经验,而且当地集镇商贸流通比较发达。在兴隆镇兴隆安置区集中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1处,通过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快发展肉牛养殖,另外鼓励和支持移民在集镇从事二三产业或自主创业,保证移民尽快增收致富。

    “养殖+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集镇务工”扶持模式。震湖乡苏堡和田坪乡田坪两个安置区地处干旱片带,但移民在养殖和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好的经验。通过为移民建设标准化羊棚,发展特色养殖业,同时兴修高标准水平梯田,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芹 设施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 干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