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十九届北京种子大会实现“三突破一创新”


    □□本报记者 施中英 董燕玲 宋逊风

    1尺长的大辣椒、40公斤重的大南瓜、大小跟西红柿差不多而形状却如飞碟、葫芦一样的迷你南瓜及各种口味的玉米等2000多个农产品新优品种出现在9月20日开幕的第十九届北京种子大会上,大会交易品种5000余个,展示品种2200个,其中前沿性品种数量达200个。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近3200余家企业参会。

    据悉,此次大会包括种业发展论坛、品种权转让拍卖会、新优品种实物展、企业形象特装展示、现货交易等11项主题活动。在办会方面有三大突破:

    一是国际化方面有突破。首次邀请了国外及台湾种业协会组团参会,共有国外及台湾企业和行业协会16家;首次开通北京种子大会英文网站;首次在国际种子联合会(ISF)2011年会上进行大会宣传。

    二是信息化方面有突破。所有正式参会单位全部实现网上注册;尝试设立信息采集系统,对参会企业、交易客商的基本信息进行现场采集,建立大会永久数据库;完善大会官方网站,细化后台数据统计功能,增设网上资质审查功能,缩短审查时间。

    三是市场化方面有突破。与企业合作办会,荷兰盈可泰(中国)贸易公司负责“论坛二”筹备,广州西美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研讨会筹备,浙江瞬时达网络有限公司负责品尝会筹备等。

    “第二届种子质量与种子应用技术”论坛,邀请了数名国内外专家与国内种业界知名人士,就当今国内外种子质量差异以及种子应用技术在种子生产中的重要性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旨在让国内种子企业了解国际种业发展情况,充分认识种子应用技术在种子生产加工环节中的重要性,从而为提升国内种子质量创造可能性。论坛结束后,与会的国内种业界人士纷纷表示,不仅看到了国内外种业的差距,而且对种子从采收到播种过程中种子应用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企业发展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北京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称,过去30年来,食物需求增加促进了农产品市场扩张,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带来发展空间,农产品价格上升提高了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但机遇也是挑战,目前农产品市场已经与生物质能源紧密结合,加上大量热钱的涌入,农产品价格波动恐将更为频繁。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戴景瑞院士则对中国玉米种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表示,我国的玉米育种科技已进入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玉米消费量的迅猛增加使我国提高玉米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建议,国家应该改革现有育种体制弊端,明确产、学、研的分工,加快育种科技创新主体向大型种子企业转移,组建种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合作联盟。

    备受瞩目的品种权转让拍卖会于9月21日举行,22家种子企业参与竞拍角逐。拍卖的农作物品种有玉米、大豆、小麦、油葵、甘蓝、番茄等9个。最后,有6个品种成功拍卖,总交易额达1215万元;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出500万元高价获得了玉米“源育16”的全国独家生产经营权。据悉,这是本届大会上被拍出的“最贵的种子”。

    除了夺得“最贵的种子”称号的“源玉16”外,北京禾佳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佳玉538”,北京宝丰种子有限公司研制的“京彩甜糯”,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研制的“斯达203”3个不同的玉米品种也分别被拍得380万元、65万元、50万元的价格,均比预期价格高出100万元、15万元、20万元。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十九届北京种子大会,是全国种业交流合作的国家级盛会,它为全国种业信息、科技、人才、成果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我国种业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内外农产品研究机构、生产商、采购商及消费团体搭建了种业成果展销、经贸洽谈与合作的平台,已成为反映我国新品种育种目标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据北京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郑渝透露,本届大会是2014年国际种子大会的热身与演练,除了“三突破”还有“一创新”。创新之处在于为对接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增设了招待酒会;新增新优品种实物展;制作大会参会指南,提供会场周边生活服务网点及区内旅游景点,设立会场间循环摆渡车,开通短信提示服务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玉米 生物质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