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心为农牧民谋福祉


    有这样一个人,身为乡镇党委书记,在一个乡镇工作8年,身处风景优美、环境适宜的旅游风景区,却没有建造一处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处。在任期间,他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心扑在为农牧民谋福祉的富民安居工作上,为占全镇总户数68%、总人口65%的农牧民乡亲们修建起了1305栋漂亮整齐的新农舍,受到群众的拥戴。他就是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党委书记戚瑞东。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辖区内有9个行政村,由回、汉、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6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2003年3月,戚瑞东担任水西沟镇党委书记。那时候的水西沟镇,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破旧的土坯房子散落在马路两旁,“脚踏沙土路、身居破土房,靠天吃饭忙春夏、围着火炉度严冬”,农牧民群众住的是土坯房屋,遇到暴雨和暴风雪季节,屋漏路滑,交通更是大难题,农牧民群众深受其困。

    乡亲们的生活窘境让戚瑞东感到心痛,经过数个日夜的会议商讨,最终在戚瑞东等一班人的决策和带领下,水西沟镇新农村改造建设拉开了序幕。2003年,本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生态立镇,注重实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镇里高标准地编制出总体规划,完成了9个行政村建设规划的勘测、编制工作。根据规划,通过抓特色、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以四种主要发展模式对全镇9个行政村中的5个行政村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新农村建设改造。

    通过采取政府主导参与引领、企业进入实地评估、依托集体与农民自主以及结合旧城改造实施整体搬迁等四种模式,对方家庄村、平西梁村、庙尔沟村、闸滩村、大庙村进行了旧村居改造。所涉及的11个村民小组812户2617名村民喜迁新居,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的旧居生活环境。截至目前,水西沟镇共多渠道建设完成富民安居房1305户,总人口4795人,占全镇总户数的68%,总人口的65%。

    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全面实施,为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闸滩村村居改造工程开创了全县的两个“第一”:即第一个在没有企业进入的情况下,完全由农民自主的方式完成了村居改造工程;首创了具有农民特色的“村民大会为村居评估作价”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了水西沟镇基层组织的坚强领导力。这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水西沟镇整体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也标志着水西沟镇富民安居工程已经进入了全疆领先的行列,同时也为乌鲁木齐县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如今的水西沟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平安繁荣的景象,村庄整洁了、风光更美了、乡亲们有钱了、宽阔的道路上跑的小汽车也更多了,来水西沟镇吃农家饭、住蒙古包的游客们也更多了。自2003年戚瑞东担任水西沟镇党委书记至今,水西沟镇农村经济总收入逐年递增,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近1.4亿元,同比增长7.12%,较2005年增长1.4倍;农牧民人均收入7717元,同比增长12%,较2005年增长1.8倍。全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

    孙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标准地 着水 多渠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