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包棚种菜,大学生赚钱了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通讯员 丁艳

    9月初的一个早上,天麻麻亮,地处甘肃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的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里菜农张国梁和孙天鹏已早早起来,进入大棚摘辣椒。6点10分,他们前一天联系的4位务工农民也到了。到上午11点多,800多公斤辣椒已被整整齐齐地装进袋子里。下午1点,他们联系送菜的小货车把菜拉到西峰西郊菜市场批发。“1690斤,一斤6毛钱,卖了1014元,刨除人工费每人30元,租车费两趟120元,每人净赚400元。”张国梁清点着钞票,算着当天的收支账。

    其实,张国梁和孙天鹏的身份不仅是菜农,他们还是甘肃农大2010届的本科毕业生。去年9、10月间,西峰区万亩蔬菜基地向外承包大棚,他们跑去考察后,当即决定在家乡种菜。两人各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后来,家在甘肃会宁的大学同学庄言鹏知道他们种菜的消息后也赶到庆阳,承包了一个大棚。孙天鹏的同学李文军从九江工程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后进入中铁十六局工作,听说老同学创业的消息后,也回来承包了一个大棚。

    大学生种菜,就是和当地农民不一样,他们有计划。张国梁、孙天鹏、庄言鹏的三个棚种的是土生土长的“尖椒22号”,李文军的大棚则种半棚“尖椒22号”,另半个棚作为他们的“试验田”,种上了从母校带来的优良品种“航椒6号”、“陇椒5号”、“陇椒2号”以及4个不同品种的圣女果。李文军的地做贡献了,另三人就商议拿出各自大棚年收益的四分之一,“贴补”给李文军。

    经过3个多月的劳作,今年正月,辣椒正式上市了,价格最好时卖到一斤8块。现在已是他们第9轮采摘了。张国梁说,截至目前他的毛利润达到4.5万元,除去各种投资8000元和“补贴”给李文军的部分,他可以净赚3万元。对于“试验田”,他们像养娃娃一样精心,还在电脑上为它们建立了电子档案,每7天一个周期,记录叶片生长、苗木高低、坐果率等情况。

    初战告捷,他们决定“抱团发展”,今年再承包4~8个棚,种几棚产量稳定、价格稳定的“长箭”,种几棚他们试种的“陇椒5号”,再种几棚价格高但市场风险大的圣女果和草莓。邻近的菜农都对这几个大学生菜农刮目相看,说他们有知识、懂科学、脑子活。邻居们经常过来参观他们的试验田,说等他们试验成功了,也跟着种。

    说起今后的打算,张国梁说,我们不可能只把眼光盯在种菜上,以后还要向育苗、花卉方向发展,做成一条育、种、销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占领本地市场,再向外地进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辣椒 尖椒 蔬菜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