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淅川县“合作植保”渐入人心


    今年4月,河南省淅川县丹阳湖植保专业合作社在淅川县工商局登记注册,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河南省南阳市首家注册成立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植保专业合作社在统防统治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老百姓认可吗?日前,笔者深入淅川县的田间地头一探究竟。

    效率提高13倍农民种地更轻松

    “自从有了这自走式喷雾机,俺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背着药筒子下地打药了,而且用药量少了、成本降低了,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不少!”金河镇蒿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告诉笔者。

    对于这个新鲜事物,起初村民们都持怀疑态度,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王建华就在自家地里搞起了现场示范。

    “听说我要在自家地里搞示范,全村人都来了,看到过去得一上午才能干完的活,这个‘铁家伙’仅用10多分钟就能完事,药打得均匀,用量还少,玉米也没轧坏,现场一下子沸腾了,大伙争先恐后地拉着机手去给自家的地打药!”说起当时的场景,王建华印象非常深刻。

    2010年6月,在淅川县植保站的扶持下,金河镇蒿坪村有了第一台自走式喷雾机。如今,全村800多亩麦地都是由村里利用自走式喷雾机进行统防统治。

    淅川县植保站站长孙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丹阳湖合作社现有16台自走式喷雾机,日作业面积为2800多亩,相当于500多人一天手工作业的工作量。目前条件下,自走式喷雾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为18亩,而人工防治平均工作效率仅为每人每小时0.5亩左右,自走式喷雾机按两人合作轮流操作,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十几倍。如果淅川县的48万亩玉米全部采用自走式喷雾机,仅防治玉米螟虫一项,就可节省劳动用工18.6万个;淅川县近百万亩的辣椒、玉米、芝麻三大作物全部采用自走式喷雾机,可节省用工130万个以上。

    用药量减五成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过去得自己买药、配药,不但比例掌握不好,还经常多打。过去一到打药的时候人们就累得不行。现在只需交纳5块钱打药费,村里就会统一安排打药时间,再也不用自己去地里干活了。而且一亩地打一次药的成本,比过去减少了20多块钱,这不也相当于我们增收了吗!”金河镇蒿坪村村民王新富告诉笔者,过去一家一户散兵作战时,这边喷洒农药,对农药非常敏感的害虫会跑到另一边没有喷洒农药的田块,很容易出现过度用药、病虫害交叉感染、达不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现在合作社不但统一采购药品,还根据县植保部门的病情预报和防治方案统一防治。

    如今不但用药量减少了,打药中毒的现象也没有了。“俺再也不用担心媳妇中毒了!”村民李华杰告诉笔者,前年因为打药时机没掌握好、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妻子周玉敏打药后出现了农药中毒现象,经过及时治疗才逃过一劫。现在有了合作社进行统防统治,村里这两年再也没有出现农药中毒的情况。

    淅川县植保站站长孙超说,实行统防统治后,仅防治玉米螟虫一项可省药15.8吨,97万亩辣椒、玉米、芝麻可省药70吨。

    虽然用药量少了,但玉米的长势却越来越好。王建华告诉笔者,前年他们村的玉米亩产量是500多公斤,去年采用统防统治后,1000多亩地平均产量在600多公斤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就亩增收90多元。据淅川县农业局统计,丹阳湖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的1.6万亩玉米田,今年平均亩增产67公斤。“取消农业税、玉米托底收购,现在又有了植保专业合作社,我们现在种地是成本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多、信心越来越足呀!”在采访中,许多村民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合作植保”渐入人心参与者多起来

    淅川县丹阳湖植保专业合作社是由县植保站牵头,上集镇张营村张明礼等8名农民出资成立的。成立之初,合作社就与县植保站达成了共识,由县植保站提供技术扶持,实行统一植保机械、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药品种、各级农业专家统一技术指导。如今,丹阳湖植保专业合作社成立了11个机械化服务队,日作业面积达到2800多亩,辣椒、玉米、芝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8万亩。“国家把植保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今年我们还准备再购买4台自走式喷雾机,让更多的乡亲尝到植保机械化统防统治的甜头!”谈到以后的发展,张明礼信心满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喷雾机 芝麻 辣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