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曲靖“866工程”探索“大扶贫”路子


    □□ 张建刚 韩天龙

    2008年初秋的一天,在中国西部堪称第一大县的宣威市,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该市得马村村委会65位村民代表联名写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并一一按上鲜红的手印,寄给了“866”扶贫工程的倡导者——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

    来信写道:“自2007年6月实施‘866’工程以来,我村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年多的工程实施,我村19个村组(21个自然村)的水、电、路、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给我们带来了几辈人不敢想象的实惠,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村总体跨越发展10~15年……”

    如今的得马村,修通了宽敞的水泥路、建起了崭新的楼房、家家都有一口洁净的沼气池……像得马村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大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老百姓提前过上好日子的村子,在曲靖市各县市区随处都有。

    曲靖是云南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成为制约曲靖市协调发展的“短板”。辖区内贫困人口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3%、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0.5%。大部分农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边远、缺水、高寒山区,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因灾因病返贫率高。

    贫困,是曲靖必须面对的基本市情。如何有效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的“民生”实际问题,成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块心病,必痛下决心除之。

    赵立雄提出了“抓两头,促中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抓两头”,就是一头抓住贫困地区,全面开展“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实施到村到户的“866”工程;一头抓住干部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基础好、发展水平高、潜力大的行政村,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示范性强的小康示范村。“促中间”,就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中间类型农村的新农村建设。

    “866”,代表着这项扶贫工程所有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具体是指贫困户“八有”、自然村“六有”、行政村“六有”。

    通过实施“866”工程,通路、通电、农田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有了重大突破,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彻底告别了“人背马驮、天旱缺水、下雨成灾”和“电价高、用电没保障”的日子。

    曲靖“866”工程建设,重点整合了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各行业的发展资金和挂钩帮扶资金,集中投入使用,使“整村推进”的每个贫困行政村投入资金不低于400万元。全市先后投入资金40.12亿元,使332个贫困村委会、3131个自然村经济得到大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大改善。3年时间,使近100万人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向前跨越15至20年,成功走出了一条“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大扶贫”路子,被国务院扶贫办称为新时期创新扶贫方式的“曲靖模式”。

    曲靖还结合当地实际,推出矿村共建新农村模式,采取一个大型企业帮扶几个村、一个中型企业帮扶一个村、几个小型企业帮扶一个村的办法。鼓励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制定了奖励机制,共投入矿村共建资金17.71亿元。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67.62亿元,投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2.9亿元,扶贫贴息贷款2.8亿元。贫困人口从2005年底的77.82万人下降到2010年底的58万人。

    2008年,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对曲靖“整合资源,整村推进,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个西部欠发达地方,能整合如此多的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没有相当的决心和魄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当年10月在曲靖市会泽县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指出:曲靖扶贫开发工作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创造、新亮点,“曲靖扶贫模式”,充分表明了什么是城乡统筹下的大扶贫,什么是充分调动下的大投入,什么是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平地 总体 林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