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深圳在生物育种方面跻身全国前列


    被袁隆平院士赞誉的“3G育种技术”将在深圳实现产业化;农作物基因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种子可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快速培育;杂交水稻、抗虫棉、航天育种技术在全国开花结果,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深圳在生物育种方面已跻身全国前列。

    从“经验育种”到“精确育种”——“3G”杂交水稻有望在深圳培育成功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及其团队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第一代育种技术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袁隆平将育种技术进一步完善,取得了更高的亩产,育种技术走到第二代。但第二代杂交水稻的育种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对制种田的温度要求非常苛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制种的失败。这一难题被美国总统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深圳热带亚热带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博士领衔的分子设计育种团队攻克。

    邓兴旺教授领衔的团队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成功解决了杂交育种对温度敏感的问题。另外,这种水稻培育技术使杂种优种优势资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从而解决了常规杂交育种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杂交种子质量不稳定等瓶颈。最让业界惊讶和兴奋的是,这种依赖于转基因技术的育种技术,其产品中却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这一技术是作物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袁隆平院士对其高度评价,称之为“育种技术中的3G技术”、“中国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这种“3G”杂交水稻有望在深圳率先培育成功。

    笔者了解到,邓兴旺团队还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水稻高通量分子标记检测平台,通过对水稻全基因组上优良基因的准确标记选择,使短时间内批量培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成为可能。此外,该团队还创制出非转基因、具有抗除草剂性状的优良水稻育种材料。

    全基因组分子育种取得突破——育种将实现可设计

    农业的核心是良种,而良种的关键是基因。华大基因作为世界最大的测序中心和信息分析中心,在农作物基因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以后,需要哪种类型的品种,通过重新组合其基因,则可能实现按需生产。

    华大基因在对重要农作物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优良性状基因的精确导入和高效整合,从而快速培育出集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超级新品种。该技术在谷子分子育种上率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华大基因半年内完成了谷子全基因组测序,绘制出目前密度最高的谷子遗传图谱,同时精细定位7个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充分利用与这些基因相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华大实现了重要农艺性状在不同材料间的快速精确转移。

    也就是说,由于掌握了作物基因组图谱和优良基因位点,从而使设计育种成为可能。如需要抗虫的品种,要培育高产或抗旱的品种,只要重新组合其基因就可实现,这将带来生物育种领域的一场革命。

    一批生物育种项目成功产业化——深圳高科技种子花开全国

    除了在试验室以及待产业化的育种技术外,一批较成熟的生物育种项目,已在全国开花结果。

    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将传统的杂交水稻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新一代的高产优质超级杂交水稻,已在广东、湖南、广西、江西等10多个省累计推广超过1000万亩,试验亩产超过900公斤,大田亩产达到720公斤。

    杨雅生博士领衔的创世纪转基因抗虫棉创新团队,其核心技术为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截至目前,创世纪转基因抗虫棉在全国主产棉区已累计推广种植3.6亿亩,以每亩增收节支200元计,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超过720亿元。

    农科集团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太空育种种质资源库,农科集团的太空螺旋藻选育的两个太空螺旋藻和太空螺旋藻品系生产率分别提高22.36%和27.12%,应用效果明显。

    此外,百绿生物朱培坤先生研发的新型旱稻“高粱-水稻”,具有抗旱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是水稻和非水稻植物杂交成功的典型实例。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将在重要农业生物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大规模克隆等引领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发展的方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种子 标记 杂交育种
上一篇 : [种植微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