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个坚守 31年的农村图书室


    □□

    莫清华

    一个普通村民31年前办起的农村图书室,每天开放,免费借阅,并一直坚守到了今天。图书室的藏书从不足100册发展到75000多册,现有新旧报刊合订本340多种。这个图书室叫“知海书屋”,在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多校村。创办人是该村村民孙衍吾。

    “讨乞”建书屋

    上世纪70年代末,孙衍吾高考落榜,回乡当了农民。因为有文化,被推选为生产队长。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仔懂什么农业生产?不少人都在怀疑。为了挑起这副担子,他勤于“巡田”,查看稻苗长势和水情,虚心向老农求教,但有些问题连老农都解答不了时,他迫不得已转向书本:跑县图书馆,跑县城新华书店,在知识的海洋里泛舟,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领导的生产队,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口粮分配第一次从每个劳动力每月20多斤稻谷跃升到45斤,突破历史纪录。就在社员们口粮增加的同时,孙衍吾家里的图书也悄悄增加了一些。

    上世纪80年代,农村青年对文化科学的需求十分强烈。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家里有些藏书的孙衍吾,干脆在家门口挂起“知海阅览室”的牌子,欢迎大家到他家来阅读。这是1980年的事。

    然而,他的藏书远远不能满足乡亲们的阅读需求。为了增加藏书,孙衍吾到处“淘书”。几十年来,可谓历尽艰辛。

    开始,他节衣缩食。可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农民收入很微薄,怎么“节”,怎么“缩”,所余都很有限,一个月要添置一两本书都很吃力。他发现,此时的《电影故事》、《电影介绍》这两本杂志很受欢迎,就决定做这个生意,积累些买书钱,并汇款去杂志社整批购买。那个时候,这些杂志才一毛五、两毛一本,他拿到屯昌、嘉积加价五分或一毛卖出,除掉路费,一天能赚三五元。这对他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那个时候,这种行为属于“投机倒把”,他卖杂志还得藏藏躲躲。

    为了“淘书”,孙衍吾还跑废品收购站,捂着鼻子在废品中淘他们收购来的旧书,加价与收购站论斤买回。他还厚着脸皮到一些单位去“讨乞”过期的报刊拿回,并装订成合订本供大家阅读。他拉长耳朵,打听到县城机关、公司谁谁要调动,就上门请求将不准备带走的书刊送给他的阅览屋,人家见他嗜书如命,也就不跟他计较了;有些机关单位,不仅让他挑选旧书刊,还给他的阅览室订一份报纸或杂志。他很受启发,接下来就厚着脸皮去找农业局,请求代订些农业杂志,请求县团委代订些青年报刊……得到不少单位的支持。

    他写得一手好字,春节上街写春联赚点小钱,也用来购书订报及添置“知海书屋”设施。

    上世纪80年代初,《海南日报》、《南方日报》和《黄金时代》杂志都刊发了他的事迹,并特地请广东著名书画家苏华题写“知海书屋”,制作成铝合金匾牌,委托海南行政区团委送来。“知海阅览室”从此更名“知海书屋”。

    书刊住楼房

    孙衍吾事迹经媒体刊出后,他收到县内外、岛内外热心人士寄来的不少书刊,书屋的图书渐渐多了起来,他那8平方米的卧室也快被书籍塞满了。县委宣传部得知后,发动社会捐助,筹集了7000多元,孙衍吾自己筹集7000多元,于1986年盖起一间115平方米的平顶房,并把书籍搬了进去,自己一家3口却仍居住在那8平方米的小屋里。

    后来,他被定城镇吸收为合同制干部,有了工资,可工资几乎一半被用于为书屋买书、订报,或添置设备。

    这些年来,孙衍吾以知海书屋为阵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

    书屋墙外,他花4000多元做了个不怕风吹雨打的宣传栏。他利用宣传栏出农业科普墙报800多期,抄写张贴法律条文、案例等普法资料940多篇,为科普和普法做了大量工作。

    他还设流动书箱,坚持给农户送书,与地方驻军、武警部队流动轮换图书。

    愚公“挖山不止”,孙衍吾“淘书”不停。他曾获得了许多荣誉,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但他仍“淘书”不止,听说中国书店有三折、二折甚至一折的图书,每到京城开会,除留足回家路费外,便倾其所有,抱回大捆的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农业生产 稻谷 积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