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库尔勒香梨”:一张“香飘万里”的名片


    □□

    程海

    “库尔勒香梨”当属国际驰名品牌,是新疆瓜果乃至中国农业的名片。“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这句广为流传的赞美之词就是例证。

    库尔勒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被誉为“梨城”,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南疆古今重镇。当地自然气候典型,昼夜温差极大,光热资源丰富,水土条件独特,所产“库尔勒香梨”皮薄肉细、甜香酥脆、汁丰爽口,富含果糖、蔗糖、葡萄糖和苹果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耐冷藏,耐储运,有生津止渴、滋阴润肺等功效,是国内外消费者喜食的鲜食果品,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早在1991年就通过了原产地产品认证。

    据考证,香味浓郁独特的“库尔勒香梨”,是汉唐时期丝路商贾把东方梨和西洋梨引到新疆,自然杂交而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种植历史。

    就香梨产业的发展,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高级工程师李世强说:“解放前,香梨树多散生于孔雀河沿岸和农民房前屋后,1958年,州市两级政府把香梨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发展,几年间就达到了上万亩种植规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研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发挥示范带动、力推统防统治、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管理、理顺市场流通等具体措施,实现了香梨产业的加快发展,成为繁荣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目前,库尔勒市香梨种植面积已达到41.7万亩,2010年22.84万亩结果香梨商品果总产量28.53万吨,总产值超过10亿元,6.9万农民人均单项纯收入37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9889.49元的37.4%。

    库尔勒市大多数农户都因香梨富裕起来。上户镇维吾尔族村民热依木江·艾买提高兴地说:“我家这10亩香梨是1976年栽的树,上世纪80年代每亩只有几百元钱的收入,90年代增长到了5000元至6000元,近几年达到1万元,去年合计卖了11万多元,除去1.5万元的各项投入,挣了9万多元。”

    据了解,在近两年农产品普遍涨价的影响下,“库尔勒香梨”的产地售价也在连年上浮,普通商品果每公斤均价从几年前的1元多至2元左右,去年已攀升到了4元多,库尔勒市大多数盛果期香梨的亩收入都有七八千元,收入像热依木江·艾买提一样的大有人在。

    香梨种植户们较高的亩收入,得益于近年来自治区各级政府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构建农产品外销平台,提升了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也要归功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据统计,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合计发展了储量超过50万吨的冷藏经营设备,畅通“库尔勒香梨”的国内外市场流通。

    成立于2000年的拓普公司,在十年的市场磨砺中逐渐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已建成8.4万吨气调保鲜冷库,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1万多亩出口香梨注册果园,自建了3000亩有机香梨园,拥有直达国内多个城市、沿海港口和大型冷藏车组成的冷链运输系统及国内外完善的销售网络。去年,该公司共收购农民专业合作社香梨2.5万多吨,合计发放社员农户香梨收购款1.2亿多元,出口“库尔勒香梨”约1.5万吨,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

    龙头企业实现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壮大,库尔勒市的10多家香梨合作社中,金久诚香梨专业合作社就是典范。据阿瓦提乡村民、合作社理事长刘哲敏女士介绍,2005年,他们为加强香梨标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商品果产量,村里106家种植户共同倡议组建了香梨协会。2008年初,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发起成立了金久诚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社员农户每年加工销售的“库尔勒香梨”超过1200吨。几年来,该合作社的“喆盛”香梨已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每年为社员农户合计增加了四五十万元的经营性收益。

    “库尔勒香梨”产业已呈现出规模稳中有增、产量逐年提高、价格连年攀升、效益不断增长的较好发展态势,而李世强却一脸惆怅。他说:“有两方面因素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虽然‘库尔勒香梨’的优良特性独一无二,但因果型极不规整、果心较大、石细胞太多等品质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我们二十多年的努力,也没开发培育出替代品种;二是受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密度不合理、农家肥不足等因素所致,香梨树体抗逆性能逐渐减退,十年间出现了三次大面积冻害,导致成片梨园枝干死亡、树体残缺,严重影响了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可持续发展 农家肥 冷藏 西洋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