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
“黄天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本报记者刘林
通讯员孙传富竺宝林
龙袍镇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郊,地处长江岸边,境内夹江湿地交汇,河流沟塘纵横,发展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避免养殖户在幼苗繁殖、品种选择、投放养殖、防病治病等方面散兵作战,大力提高水产养殖能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龙袍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动脑筋、投放品种上想办法、科学养殖上出主意、水产品深加工上抠点子、经济效益上做文章,走活了高效水产养殖产业这盘棋,充分调动了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目前,该镇年产龙虾20多万斤、青虾30多万斤、各种鱼150万斤、螃蟹100多吨,水产养殖产业经济效益过亿元。
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像一盏明灯
龙袍镇根据地处长江岸边和水乡地域的特点,结合境内河流沟塘密布的实际情况,对区域内两万多亩水面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综合整治,统一管理,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组建了“黄天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有着30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原镇副业办公室主任侯正富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科技标兵马宏旗担任合作社副理事长,其他4名成员也是承包水面在一百亩以上的科技养殖示范户。
“黄天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是对全镇水产养殖户进行组织、联络、指导、服务,做到手把手、心贴心地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具体实际困难。他们根据水资源的布局和投放的养殖品种,把全镇两万多亩水面分成十五个养殖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一名专业技术员分工负责。
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龙袍镇水产养殖的产业化道路,温暖着养殖户的心坎,关心、爱护、支持、帮助着养殖户们在这条道路上昂首阔步,健康前行。
“四抓”实现养殖科学高效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产业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合作社具体从四个方面着重抓好水产养殖工作。
抓排灌配套工程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对十五个水产养殖片区夹江堤实行水泥石块护坡改造,确保境内沟塘河流旱时灌进水,涝时排出水,使养殖户不受损失,利益得到保障。
抓科技队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定期组织十五个水产养殖片区的专业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请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教授和区农林局的水产科技人员来讲课。
抓幼苗繁殖和品种选育。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优质高效,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幼苗繁殖入手来提高效益,他们根据紧靠长江边的地域特点,各个养殖片区的不同品种均进行自繁自养,保障了幼苗的质量,提高了成活率。同时,合作社通过对水资源的调研和科学论证,针对境内十五个水产养殖片区的具体情况,合作社分别选择了适合本地养殖的龙虾、青虾、鳜鱼等九个品种,通过混养和立体养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
抓科技进村入户。为了普及科技知识,使水产养殖户做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采取请专家教授讲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全年举办培训班20多期,参加培训学习的养殖户3500多人次,发放材料2800多份。养殖户胡敬远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水产养殖亩产达两吨,建起了小洋楼,走上了致富路,在一次养殖户培训班上,他深有体会地对大家说:“伙计们,如今水产养殖翻老皇历,凭旧经验不行啦,必须讲究科学,农民要致富,惟有科技这条路,水产养殖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高效,才能发财。”
蟹黄汤包文化艺术节推动旅游业蟹黄汤包是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
饮食名品,也是龙袍镇水产品深加工的拳头产品,选用的螃蟹具有个大、体格健壮、肉质鲜嫩等特点,口味极佳。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发饮食文化,推动发展旅游业,把这里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传统饮食——蟹黄汤包恢复起来。
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召集精通蟹黄汤包制作的第三代、第四代传人举办培训班,进行传帮带,培育新人,弘扬特色传统风味饮食文化。由政府搭台,经营者唱戏,先后在本地和古城南京成功举办了十届龙袍蟹黄汤包文化艺术节。每年的节日期间,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风味独特的蟹黄汤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近年来,来这里观光旅游、品味蟹黄汤包的游客达20多万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26/16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