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沂水烟叶认准“微型农场”


    □□ 本报记者于洪光吕兵兵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为打造沂蒙山烟叶品牌,坚持“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立足山区特点,通过建设20亩左右山丘“微型烟叶农场”,加快了山丘生态型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目前,常年种烟约5万亩,年产烟叶约15万担。

    “俺村的东西两大山坡上共有1100亩地,两年一轮作,一片种烟叶,一片种花生和地瓜,每年种烟约500亩。”稳座官庄党支部书记马顺起说。

    “沂水地处沂蒙山腹地,62%面积为山区丘陵,宜烟面积达80万亩。从1936年开始种烟,烟农对种烟技术认知较好。”县政府烟草生产服务中心主任程淑民介绍,全国烟草区划委员会1985年和2009年两次制定的“全国烟叶种植区划”,都将沂水划定为“最适宜种植烤烟区域”之一。

    为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沂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烟叶生产。从2005年起,每年都会出台《全县烤烟生产意见》,建立了产业发展、风险控制、激励扶持“三大”发展机制,旨在壮大烟草产业,打造“沂蒙山”特色优质烟叶品牌。

    程淑民说,为使“沂蒙山”烟叶品牌更响亮,沂水重点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提升和生态循环养护“三个保障”。

    沂水县烟草公司副经理田福海介绍说,基础设施是优质烟叶生产的物质保障,沂水按每亩烟田2000元标准,近5年投入1.37亿元,建成了烟水、烟路、烟机、烟房、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479个,使规模化烟田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近几年,沂水与中国农科院青州烟草研究所、山东农大等单位合作,围绕提高特色质量,实施了《沂蒙山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了《沂蒙山优质烟叶生产配套技术体系》,制订了涵盖品种选择、田间管理、配方施肥、适熟采收、密集烘烤等操作标准。

    同时,该县还积极发展烟叶循环农业,确保烟叶生产环境更加“绿色”。建设了“沂蒙山循环烟草农业生态园区”,推广了“烟、草、畜、沼”循环农业生态模式,以打造“环保、节能、降耗、增效”绿色生态烟草农业。

    基于山区实际,沂水县委、县政府在《2011年全县烤烟生产意见》中提出:“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继续着力发展千亩村和20亩左右大户;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帮助烟农进行土地流转。”

    田福海说,在沂水山丘地区,农民对土地比较依赖,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很难开展;所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发展20亩左右种烟大户,他们称之为“微型烟叶农场”。实践表明,这种“微型烟叶农场”是推进山丘生态型现代烟草农业的适宜主体。

    “有了‘微型烟叶农场’这一发展主体,沂水研发的小型给水灌溉设备、适合山丘作业的新型起垄机、移栽机等,都比较适合烟薯间作、膜下栽烟等种植模式,也适宜在山丘地区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田福海说。

    据介绍,2011年沂水共有1743个植烟户,植烟面积为4.9万亩;其中20亩左右“微型烟叶农场”1395个,植烟面积约占81%。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烟草 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