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盛开在农牧民心田的“格桑花


      她在海拔近4600米的雪域高原,整整干了12年。她背着硕大药箱在风雪中穿行了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她将自己的人生写在那曲高原的风霜雨雪中,把自己的记忆埋在孤寡老人沟沟坎坎的皱纹里;她把自己的愿望种在农牧民致富的青稞地下,更将自己的爱心藏在孤儿来信的字里行间、嵌在一段段家长里短的故事里……

    藏族农牧民群众称她为“菩萨”,24位藏族孤寡老人叫她“女儿”,35名藏族孤儿喊她“妈妈”。她,就是西藏那曲军分区目前唯一的女军人,共产党员、门诊所护师彭燕。

    义务巡诊一路,把致富信息和技术传送一路

    冬日的一天,肆虐的长风无遮无拦地抽打着雪后的藏北高原。踩着厚厚的积雪,双肩斜挎着药箱和电脑包的彭燕艰难地向前走着。50里外的那曲县罗玛镇加贡村,是她当天要去巡诊的第一站。

    见彭燕到来,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在村委会办公室,彭燕细心地为乡亲们看病查体,逐一交待注意事项:“年扎阿爸,这是专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水,记得每天早晚各擦一次”、“群宗阿妈,这些糖浆对您的慢支炎很管用,一定要按时服用”……

    体检完毕,彭燕急忙从电脑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从包里拿出一张碟片,放入光驱。瞬间,电脑里传出声音:各位牧民朋友,今天讲授的内容是“绒山羊养殖”……

    这样的“电脑讲座”深受村民欢迎,他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一些群众生怕记不住,还掏出笔认真记录起来。

    事情还得从2000年说起,那时,在走村串户的巡诊中,彭燕发现,越是偏远的乡村,群众的思想观念越落后,生产方式越原始,日子过得越紧巴。她还发现,这些村庄有诸多共同点:不通电、不通公路,群众听不上广播、看不上电视,几乎与世隔绝。“乡亲们都是吃了信息贫困的亏呀!”彭燕决定在巡诊的同时为群众送致富政策、送信息、送观念、送技术。农牧区许多群众听不懂汉语,而彭燕只会些日常藏语。咋办?思前想后,她足足花去10个月的工资买来两件“宝贝”:摄录机和笔记本电脑。摄录机可以把西藏电视台藏语频道播放的关于国家政策、科技种养、致富信息等节目录制下来,而笔记本电脑解决了无电也能播放的问题。    

    风里来,雪里去。彭燕义务巡诊一路,把党的声音传递一路,把致富信息和技术传送一路,先后通过“电脑讲座”的方式宣讲217场次,为部分群众送上了致富的“金钥匙”:牧民们改变了“惜杀惜售”的传统观念,有了经济头脑,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种养什么;一些脑子活泛了的农牧民贷款买来汽车跑上了运输,把家乡的土、特、畜产品运到城里卖,又把群众急需的生活用品带回去;不少群众还办起了藏式家庭旅馆,赚上了游客们的钱……

    渐渐地,不少群众的腰包鼓了,笑意浓了。在他们看来,彭燕活脱脱就是一个“幸福使者”。

    90岁老阿妈在她怀里闭上双眼,35名孤儿叫她“妈妈”

    又是一个周日。一大早,那曲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就起床了,忙着拾掇屋子。今天,他们的“女儿”彭燕要来看望他们。

    他们无法忘记这位比亲生女儿还亲的“闺女”的好:哪位老人过生日了,她准会买来生日蛋糕;哪位老人生病住院了,她准会帮助洗脚喂饭、端屎端尿;哪位老人有什么样的身体疾患、有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什么样的心事愿望,她都了如指掌……

    去年9月,从日本考察返回成都的彭燕,顺道赶回几十公里外的老家——四川简阳看看久未见面的父母和女儿。可刚回到家,与女儿还未亲热上10分钟,就接到同在门诊所上班的丈夫张涛打来的电话:“敬老院的同培老阿妈快不行了!”

    彭燕闻讯后,立即泪别父母和女儿,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两天一夜,彭燕马不停蹄,赶到敬老院时,同培老阿妈已经奄奄一息。

    彭燕让老阿妈枕在自己怀里,给她唱最喜欢听的《一个妈妈的女儿》。听着听着,老阿妈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2003年夏天,彭燕巡诊第一次走进那曲地区儿童福利院,看到那些可怜的藏族孤儿时,她的心碎了。她告诉自己,一定要给孩子们乐观和自信。她与孩子们约定:每周六上午一起度过。彭燕跟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上课,给他们讲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真善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畜产品 青稞 积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