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生机焕发的新胜地


    □□  本报记者李丽颖文/图

    三年前,山摇地动,灾区大地上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冲击着人们的心;三年后,勃勃生机,青青山川中的重建奇迹再次让人震撼。从遭受重创到靓丽新生,一个崭新的青川在川北崛起。

    民居美,拉动了乡村旅游

    春日的午后,记者来到红光乡东河口村三元坝社失地群众安置点,59岁的村民何启莲正一边和亲戚聊天,一边收拾着姜块。

    她身后的新房,是去年8月搬进来的,政府补助2万元,贷款3万元。何启莲告诉记者,以前儿子和媳妇都在外打工,现在都在当地找活干,家里还买了辆拖拉机。

    汽车沿着公路在青川境内穿行,记者不时可以看到青山绿水间的成片农房。“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木兰花窗”的新房,透露着浓浓的川北民居特色。青川县副县长彭仕扬说,青川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规划打造有特色的川北民居,使漂亮的民房也成了一道风景,很多村子还因此发展起乡村旅游。青川规划了青竹江沿线、环白龙湖两条乡村旅游带,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兴办“农家乐”。

    东河口村村支书王均成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全面配套完善,村里有卫生站、活动场所,还配置上健身器材,和城里社区差不多。

    彭仕扬告诉记者,青川庄子坪是最后一片板房区,5月12日最后一批受灾群众将搬进永久性民房。

    医院好,看病不用出县城

    从前,青川百姓病了,县医院条件差,治不了的得去绵阳或者广元。如今,一座拥有现代化医疗设备的5层医院大楼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

    青川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高玉华告诉记者,得到浙江省倾力援建的县医院现在能为青川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3年来,县医院跨越了30年的发展,全数字DR拍片机、CT机、200多张可升降的病床……都已备齐,一步迈入了现代化。”

    “输血”的同时,更要帮助灾区医院增加“造血”功能,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高玉华告诉记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我们制订了3年的培训计划,县医院所有医生都有机会去杭州培训。

    在青川县人民医院,记者还看到一个特设的新农合医疗窗口,专门为参保新农合的病人服务。

    在医院门口,记者碰见了“地震娃娃”张震安一家人。大地震当天正是小震安的预产期,县医院在地震中完全被毁,母亲贺仕花被安置在部队帐篷医院里并在5月22日余震中平安产下小震安。

    如今,快满3岁的震安已经满地跑了。小震安父亲张显伟告诉记者,现在医院条件好太多了,大病小病都不用出青川县了。

    教育强,1/3投资花在教育上

    “青川灾后重建三分之一的投资、用地都花在了教育上。我们最大的目标是建最安全的校舍,办最好的学校。”青川县教育局局长陈云说。

    地震前,青川教育得到的国家拨款最多的一年是350万元,灾后3年青川教育投入超过15亿元,是以前的几百倍。“这种变化是脱胎换骨”,陈云这样评价。

    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到2010年8月落成,只用了10个月,浙江省全额投资、全面规划、组织修建的“三校、一馆、一路网”智慧岛教育园区就建成。青川第一高级中学、青川职业高级中学、青川县教师进修学校、青川体育馆、智慧大道……这里已建成环境宜人、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教育教学示范窗口。

    青川职业高级中学一年级学生杨朝林说:“学校有10多台数控机床,供练习操作,我们以后就业会更有竞争力。”

    短短3年里,青川县科学规划,建起55所学校。“所有学校都是专家的设计,可抗八级地震。”陈云说。

    产业兴,生机焕发百姓乐业

    “安居”之后,青川百姓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乐业”。对于整个青川县,产业重建和发展也成为最紧要的事。

    青川县震后强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快速建成了三锅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白龙湖水产示范园区、蒿溪茶叶产业示范园区等产业园区。记者在青川县三锅乡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看到,大棚里的食用菌长势喜人,由福建伟宏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这个园区可带动2500户农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林业 拖拉机 核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