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眼下春暖花开,辽沈大地春耕繁忙。记者来到水稻主产区盘锦市采访,正是育秧苗的好时机,一座座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拔地而起,取代了家家户户在家育苗的小拱棚。虽是农忙时节,但大洼县荣兴镇中央屯村的汤勇智这些天与往常一样,每天还是到附近的辽滨经济开发区务工,他把家里的18亩水田都交给村里的金艳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育、代插了,一点不耽误他外出挣钱。
盘山县太平镇张家村的农民于秀华向记者算起她的经济账:“我家有14亩稻田,给合作社种比雇人便宜,收割时送到家,一亩地才100元。大棚育苗比家里育得好,自己育苗一个来月都得在家看着,代育代插一亩地是150元,去年仅插秧一亩人工费就要120元,今年还得涨价。如今,我腾出时间可以出去打工,到凯地农机合作社干活,一天还能挣到70元。”
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的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从单一的翻耙地到耕耙、育秧、插秧、收割“一条龙”,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合作社理事长郭凯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工厂化育苗规模达到150栋,购买育秧盘40万盘,机械化育苗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代育代插每亩地可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40元,合作社每亩地实现经济效益30元。”
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从220户农民手中流转出土地3000亩,年支付农民土地流转费每亩790元,国家惠农支农的补贴仍由农户享受。220户农户的560名劳动力脱离土地,在稳定农业收入的基础上,实现转移就业,能增加收入600余万元。同时,流转过来的土地通过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有机水稻生产和无公害河蟹养殖,每亩可增加收入300元。合作社通过代育、代插、代收,实现经济效益205万元。同时,带动1200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这些人不仅解除了管理农田的后顾之忧,而且每年还可增加工资性收入1000余万元。
据盘锦市农机局局长伏承宽介绍,2005年辽宁省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裴家农机股份合作社”在盘锦市成立,到2010年全市已达到7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由成立初期的以机插和跨区机收作业为主,逐步向耕、育、插、收“一条龙”发展。
从2005年起,盘锦市每年投入150万元农业开发资金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每年计划安排50万元作为扶持十强农机合作社的专项资金。省级财政专门设立农民合作组织专项扶持资金,每年有两家合作社获得扶持。2010年省财政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的4种农机具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又追加10%的专项奖励补贴,全市共有19个合作社享受到了补贴,补贴金额达到242.69万元。这些综合扶持政策,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盘山县坝墙子镇具有多年稻田养蟹经验,前些年蟹农们稻田养蟹属“小打小闹”。自从大面积应用水稻插秧机和大马力收割机后,不断推广应用水稻大垄双行栽植技术,使养蟹规模直线上升,该镇的农业产业特色愈发明显。现在,该镇已经成为盘锦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第一镇和土地流转第一镇,全镇稻田养蟹面积达3万亩,土地向蟹田大户流转超过1.5万亩。坝墙子镇发展农机化得出的经验是“一化三带促两增”,即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带动了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转移就业;促进了农业增产,促进了农民增收。
盘锦市主管农业的市领导孙占明说,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重点是机插秧、机收获,难点是机插秧,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育秧。为提高插秧机的作业效率,盘锦市从规范化、标准化育秧入手,在育秧盘的选择上,淘汰了打孔薄膜和钙塑纸软盘育秧,重点推广应用塑料标准化硬盘;在播种方式的选择上,淘汰了手工撒种方式,根据农艺生产要求应用了手动播种机和自动化育秧播种机组,推广精量播种培育壮秧技术,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率,为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基础;在育秧棚的选择上,农机、农业部门共同支持发展园田高台冷棚育秧。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今年盘锦市新增插秧机1200台,全市插秧机保有量将达到5800台,可完成机插秧面积91万亩。仅机插秧一项预计可节省劳动用工75万个,实现节本增效9500万元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26/16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