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徐州:文名不显的“北国锁钥”


    展开浩瀚的历史长卷,从最早的彭伯寿征西河,到解放新中国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古称彭城的江苏省徐州都算得上“北国锁钥”、“南国重镇”。因为在南方军事家眼里,占领了徐州,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北方大门之锁的一把钥匙;在北方军事家眼里,夺下了徐州,就等于攻下了挺进南方的桥头堡。然对此,许多徐州人不无慨叹:世人只看到徐州作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却不曾发现徐州真正的优势和魅力。

    2004年,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为《徐州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集》题词时,就在题词中这样写道:“兵家必争之地一语,使徐州武事之名远播,而文名不显,实在是个大误会。徐州之魅力实在文也。北雄南秀交融,阳刚阴柔俱备,使徐州文化神采独具。我热爱、怀念徐州。”这是多年后孙家正回过头来再看徐州,跳开艺术,站在宏观的高度,对其准确定位——一座“端庄中透着秀丽,豪迈中不失婉约”的“地域属北、形象为南”的奇特城市。

    楚风汉韵集萃地

    徐州是彭城文化和楚汉文化的集萃地。徐州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以前的尧帝时所建立的大彭氏国。大禹治水的时候,将当时的疆域共分九州,当时的徐州便是其中之一。

    两汉时期,徐州的文化更加灿烂夺目,“楚风汉韵古徐州,汉文化源远流长”。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历经四百年的两汉朝代,共有十三位楚王以及五个彭城王出自徐州,共有十八座王陵墓葬;东汉时期,在今天的徐州地区还分封有一个下邳国,共有四位下邳王。因此,如今徐州地区的两汉文化仍留存有为数众多的遗迹,包括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以及拔剑泉等。这些均包含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而最为著名的则当属“徐州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石像。

    徐州不仅历史遗迹多,名人更是不胜枚举。远有被誉为中华烹饪鼻祖的彭祖、中国布衣皇帝第一人的刘邦、目录学创始人刘相、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近有人民音乐家马可、国画大师李可染等等,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爱国诗人文天祥、明代文人方孝孺等,都曾在徐州长期居住或者任职。

    近几年,徐州市政府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发掘、整理和再造,新建了徐州汉画像石新馆、汉文化景区、三让亭、挂剑台等场馆景区,整修了龟山汉墓、户部山戏马台等古建筑,修复了崔家大院,建设了古黄河文化风光长廊等,更好地保护和延续了徐州的历史文脉,使其成为徐州城市特色的活水之源。

    有情有义徐州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共有一种秉性。以品城、品人、品三国而著称的学者易中天,对徐州的赞誉颇高:“徐州人的有情有义,源于他的楚风汉韵!俗话说,楚人重情,燕赵重义,徐州正好是一座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城市,他集纳了各方的优点。”徐州人的情义就像当地的名吃:烙馍卷馓子,这种食品用柔软的烙馍,卷着馓子,外柔内刚,外面是情,里面是义。

    和平年代,徐州人传承了先辈们有情有义的遗风。2003年的“非典”期间,人们都在为疫情的出现而感伤、担忧。有一天,徐州市丰县一位在外打工的农民坐车返乡途中,咳嗽发热,猜疑自己患了SARS。原本他可以继续搭乘民众交通工具返乡,但他担心自己如果真的病了就会传染他人,于是在离家尚有25公里的地方下车,沿着行人罕至的小路步行回家。等他来到村口,为了不影响乡里乡亲,他也没有直接走进村落,而是在村外大声喊来妻子,隔着池塘叮嘱她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随后才步行到医院接受检测……虽然,他最终被确诊没有传染SARS,但是这件事在徐州引发了强烈震动,全市上下生发了一场“做有情有义徐州人”的大接力。广大市民在这场特殊时期的“大接力”中,对徐州人的性格内涵有了更深条理的重新思考。

    紧随其后,徐州更加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开展的“人文精神看徐州”主题教育活动,既弘扬“有情有义、诚实诚信、开明开放、创业创新”的新徐州精神,倡导“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等等,也在努力改变徐州人性格中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偏颇,希望使徐州人的个性更加丰满和美,使之成为城市和谐的重要方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定位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