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人们叫他“中原鲟王”


    □□刘先莉张文萍文/图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镇尹湾村新于楼组的中华鲟养殖基地。不远处就听见水流的哗哗声,走近一看,近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十个水池,每个水池都有一个排水口。水不停地从高水位水池往低水位水池流淌,水池内有温度表、增氧棒,清澈的池水中,20多万尾被誉称“水中熊猫”的中华鲟欢快地畅游着。水池中央,养殖场的主人正在给他的“宝贝”喂食,他就是平舆县远近闻名的中华鲟养殖能手、“中原鲟王”于高尚。

    1982年,22岁的于高尚退伍后来到辽宁一个大型的中华鲟养殖基地打工。1988年,养殖场扩建到浙江台州,于高尚便来到台州继续给养殖场打工。

    怀着对中华鲟的深厚感情,于高尚在中华鲟养殖场一干就是15年。由于与这些“水中熊猫”终日厮守在一起,于高尚由最初的学徒,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华鲟养殖能手。从中华鲟的养殖流程,到具体的防疫、药物配制、鱼苗孵化及鱼的剖腹产手术等,于高尚都精通于心。

    2007年,由于经济形势的原因,很多农民工返乡,于高尚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此时的于高尚并不甘心回家种地,凭着对中华鲟养殖行业的精通,他马上着手对回家乡养殖中华鲟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对养殖、销售等环节的市场考察,他决定在家乡投资建场,成立自己的中华鲟养殖基地。

    “中华鲟养殖难度较大,驻马店周边地区在我之前还是空白。”于高尚跟笔者介绍说。凡事有弊有利,养殖中华鲟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做支柱,于高尚说干就干。

    2007年春,于高尚多方筹资500万元,建起万余平方米的养殖场,第一批25万余尾鱼苗正式在平舆乡村落户,于高尚的理想之花也随之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绽放。

    中华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养殖过程中对水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水的含氧量高,而且对水质有严格规定。于高尚指着养殖场上游的水池说:“那边是水井,水得24小时不间断地往水池里抽,每个水池里的水也是24小时不间断地在更换。”透过清澈的池水,可以看到地板砖铺成的池底一尘不染,中华鲟的排泄物随着流动的池水不断地往下游排去。

    于高尚介绍说,中华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嘴巴是在下面,抛食时只有水干净才能吃到食物,如果水很脏,它们就不吃。为保证水质和水循环,不影响中华鲟的生长,于高尚每天都要检查水管是否有堵塞物,保持水池清洁。

    不仅水要流动,水池的水位也有限制。水浅的池子里养小中华鲟,因为它们的体质较差,水太满压力增大,它们便会感觉不舒服。

    “养殖的过程很繁琐,要根据鱼的大小分在不同的池子里养,避免大鱼和小鱼争食物,影响小鱼的生长。”于高尚娓娓道来,“中华鲟还容易得肠胃炎,防疫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国家对中华鲟的养殖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要求用纯天然的饲料喂养,不允许使用添加剂。像我这个养殖基地,省农业厅、畜牧厅每年都来检测,不合格是绝对不允许销售的。”

    高质量的养殖过程换得了丰厚的回报。除了卖商品鱼外,于高尚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筹划建立孵化基地,于高尚充满信心地说:“孵化基地建好后,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出售鱼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有雄厚的技术和畅通的销售渠道做后盾,于高尚创业之路如鱼得水,销售市场很快辐射到郑州、上海、南京等地,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中原鲟王”。

    谈及今后的打算,于高尚说:“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中华鲟做成一个大的产业,让乡邻也靠养殖中华鲟发家致富。”摘自《河南日报农村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中华鲟 养殖基地 检测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