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稻花香”进城,好大米“砸”手里了


    □□本报记者黄朝武

    中等个儿、瘦削的脸、皮肤黝黑、目光炯炯有神、一张嘴能说会道,这是记者初次见到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远景村种粮大户李玉双时留下的第一印象。不久前他来到北京,目的只有一个:推销他和村民们生产的优质五常大米“稻花香”。

    市委书记“求米”点燃进京梦想

    “你看,去年底以我名字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还注册了‘李玉双’牌商标。就是为了让我和乡亲们生产的五常大米能够进入北京市场。”在李玉双租住的一间仅有6平方米大的房子里,他指着一个印刷精美的大米塑料包装袋说。在它上面,还标注着有机食品认证、大米营养成分等内容。

    李玉双今年59岁,他要让五常大米“稻花香”进入北京市场的这一想法,来自于五常市委书记的一次“家访”。

    2010年9月末,他种的150亩“稻花香”获得大丰收。然而,由于五常大米缺乏大品牌支持,加之受五常大米造假信任危机影响,当地农民普遍卖粮难、价格低。但李玉双由于种植技术过硬,大米品质出众,他的有机大米在当地很畅销,价格卖到6元/斤仍供不应求,很多企业甚至市委书记都到家里来“求米”。

    李玉双回忆当时情形说:“书记说,‘今年粮食不好卖,你有最好的大米,为什么不打出一个品牌,带领乡亲们用更高的价格卖到北京等大城市去?’”

    这句话说得李玉双心头一震。“我当时想,书记说得对。虽然我种的大米好卖,但乡亲们的日子不好过,应该联合他们一起到市场闯一闯。”李玉双说,“但当时我心里也没底儿。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快60岁了,再不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端着电饭煲闯市场两次被骗

    2010年10月,李玉双带着200斤“稻花香”大米,端着一个电饭煲,参加了在河北廊坊举办的一个农产品展销会。会场上,李玉双端着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四处请人品尝。很快,他的“稻花香”在会上一炮打响,200斤大米被抢购一空。

    有了这次成功“摸底”,李玉双的信心爆满。从廊坊回来后,他琢磨着注册成立一个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说干就干,李玉双初步联系了200户共200垧(15亩为1垧)地加入他的合作社。

    李玉双于当年12月底带着大米到北京找寻机会。可出师不利,第一次就被人骗了,往北京发来的2万斤大米找不到销售渠道。这让李玉双措手不及,只能找一个仓库暂时储存起来,四处推销以减少损失。他说:“如果这些米不能尽快卖掉,我只能拉回去。”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年1月李玉双在北京再次被人“涮”了,一个客商原本答应收购3万斤“稻花香”,可请吃了一顿7500元的饭后,这位客商就无影无踪了。

    李玉双又接连参加了几个农产品展销会,基本上都无功而返。对此,李玉双很无奈:“这么好的米,怎么就进不了北京城?”

    种粮能手面对市场束手无策

    “大家都说五常大米好,为什么好?”李玉双说,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水”和“土”。五常的黑土厚度达两米,所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河流众多,有天然的“水田”条件。另外,五常昼夜温差大,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种种因素使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原来有段时间,五常大米被炒到几十元一斤,但我敢说,这些大米都超不过我种的大米的品质。”

    李玉双说,种水稻靠的是技术,同样的品种,技术不一样,产量和品质就大不相同。一有机会,他就参加五常市政府、市农技推广站、五常水稻协会等组织的科普讲座,活学活用专家讲授的种子处理、水健康活化处理、土壤改良、钛硅肥叶面喷施等技术。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善于钻研的李玉双成为全市种粮标兵。

    别人向他请教经验,他说:“虽然我不识字,但很多技术是我蹲在田间地头干出来的,是应用型科技。”如今,以“三超”技术为代表的水稻种植技术已在全市获得大面积推广,市农技站站长有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过来和他讨论,最后往往是他把站长说得心服口服。

    “在我心里,有这么一个计划,3年内合作社规模发展到1万垧地,实现产粮1亿斤以上。我和乡亲们生产的‘稻花香’大米能被市场认可,能让北京人品尝到。”李玉双说,“可面对市场,我该怎么做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水稻 处理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