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低温制氢技术有望推动家庭能源自给


    也许有人梦想过家里拥有一个神奇装置,它产生的能量能够点亮电灯,还能点燃做饭。现在,这个梦想不再遥远。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带领的生物制氢科研团队,利用微生物电解池技术,通过一种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耐寒关电细菌,实现了在4℃低温下生物制氢,从而攻克了低温制氢世界性难题,使人类向家庭能源自给迈进一大步。

    这一低温生物制氢技术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办的国际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

    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邢德峰介绍,氢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能量密度高的能源,氢气可以像天然气一样,通过管道送往千家万户,接通厨房灶具、热水器和家电,还可用于治疗中风等疾病。普通微生物的活性在低温下非常微弱,通常4℃是临界温度,但研发人员在4℃条件下运行的微生物电解池中,发现了仍具良好活性的耐寒产电细菌,可以驱动微生物电解池制氢。同时,低温有利于抑制甲烷的产生,提高了氢气的转化效率。

    该成果突破了传统制氢技术的温度限制,使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使用生物制氢技术成为可能。同时,由于微生物电解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造纸、酿酒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在产氢的同时,也处理了污染物,具有治污和产能相结合的特点。这种微生物低温制氢技术的研发,有望实现家庭式制氢。新华社记者曹霁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生活污水 转化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