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浦东农业:1%的 GDP 100%的现代化


  农业与农村“齐步走”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现代化。浦东将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优先安排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域村庄改造五年计划。

  浦东老港镇结合农业重镇的特点,坚持兴修水利,累计投入了3000万元,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航头镇村庄改造则根据不同环境打造地方特色,借鉴“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世博演绎基地,将该镇的牌楼村发展成休闲旅游村落……

  浦东在打造乡村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还着力开展村庄道路改造、桥梁改扩修、河道综合治理、污水收集处理、水电管网改造、完善公共设施、绿化景观建设、村宅环境整治等8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17个镇230个行政村20.31万户的村庄改造任务。

  此外,浦东新区还加大了农田及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实施了秸秆禁烧、土壤修复等工作,使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浦东新区村庄改造带动了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形成了“五彩浦东、缤纷四季”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间,浦东将全面推进村庄改造工作,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城市文明向农村拓展,切实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大力提升农村公共资源配置水平。力争下一个五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000万人次,涉农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

  农民增收的“浦东特色”

  浦东新区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浦东新区着手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目标计划,并确定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政策举措。从今年1月起,凡是浦东新区户籍农民,都能领到包括务农农龄津贴、承包土地流转补贴、村级组织运行费用补贴、户籍农民涉农企业就业补贴、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性收入,这在上海全市乃至全国都属首创。

  浦东新区着力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去年11月,周浦镇横桥村成立新型的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集体资产产权制度,采用新型的社区股份方式,让农民的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来自集体的财产性收入,从机制上保障失地农民受益的长效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浦东还创新了农民长期享有集体资产经营收益分配权益的机制,促进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多方面提高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渠道。

  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建设,以机制创新来保障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浦东十分重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逐年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不断强化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了“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符合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着力推进农业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了农业企业及涉农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浦东新区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多家,带动农户6万多户。“十二五”期末,浦东争取实现涉农经济组织带动本地种养业80%的农产品生产销售,辐射带动区内外200万亩种养基地生产、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营销 蔬菜 生态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