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赣鄱粮仓”稻谷香


  通过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服务彻底分离,强化财政保障,江西建立起了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今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在九江市的召开,证明了基层农技推广改革的“江西模式”受到了农业部和其他省市农业部门的充分认可。

  这支解决了后顾之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农技队伍在测土配方施肥、“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粮食高产创建等技术服务活动中充分展示了科技对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巨大效用。不仅如此,农技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也同时得到激发,开始在新体系中摸索全新有效的工作模式。

  “江西地处多种害虫南迁北返的通道上,是病虫害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即使是一般严重的年份,如不防治或防治不好,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率都会达到15~20%,也就是说400亿斤粮食要损失掉80亿~100亿斤。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省植保局局长舒畅跟记者谈起了改革前后的变化:“过去虽然每个乡镇都有植保员,但都被调去搞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等等,病虫害防治一直不受重视。通过改革,植保员全心全意做起植保工作,防治的效率和效益也明显提高,病虫害造成的减产一般维持在5%,重发期也不过7%,成为江西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基础。”

  “而且,有了人员和经费的保障,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基层病虫害防治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舒畅介绍说,农业厅拿出2000万元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行动,大力扶持基层专业化防治合作组织。为他们免费提供大型的喷雾器等装备,同时进行免费培训,将其打造成“管理制度化、人员专业化、技术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服务市场化”的基层防治队伍,实现由农民自己打药转变为专业人员打药,由农户分散防治转变为统一防治,提高病虫害防控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普及和完善仍然需要时间。曾繁富就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他认为,现在的高产创建万亩示范还有创新的空间。示范片毕竟是固定的而不是流动的,现场会和观摩会的参观人数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示范效应的到达范围。吉安这个全省最早推行高产创建的地方,今年又开始探索高产创建示范户的模式。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选择一户作为示范户,田块要在村口,便于观摩;固定一个农技员与他对接,从品种、技术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指导怎么种水稻,如何夺高产。曾繁富坦承:目前全县农技员一共就900多个,农技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也需要培训和提高,第一年只选择了1000余户进行试验。

  “我们对1238户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进行了测产,结果平均单产同比大幅增长,且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实践证明示范户是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成果广泛传播、突破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如果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到位了,农技员的人数和素质上去了,示范户就可以落实到每一个自然村。县里来抓示范片,乡里来抓示范户,这样的示范效果将会更好。”曾繁富说。

  深度挖潜:打造稳产增收新机制

  面临城市化对“耕地面积红线”的压力、自然灾害的频发和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七连增”,但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压力有增无减。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政策上不遗余力地向粮食生产倾斜。毛惠忠介绍说:“目前省里把粮食生产作为市、县政府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最大指标,占到全部指标的20%;今年对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实施田间整治工程,农业部门工程资金就达到7个亿,现代农业开发投入2个亿,百亿斤粮食生产工程投入1个亿。加上植保、土肥、农机、技术推广、种子各方面的投入,项目资金总量超过10个亿。如此巨大的投入力度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对于江西这样一个财政小省来说,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除了强力的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江西农业部门开始将目光投向尚未完全挖掘的能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的动力资源,以期形成粮食稳产增产的长效机制。

  “耕地质量是单产提高的保障,近年来我们一直以发放补贴、免费提供种子等措施鼓励农民种植绿肥紫云英,在达到节本增效的同时提高地力,目前已经从2003年的450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980万亩。”省土肥站副站长邵华说,“此外,每年我们都要协同国土资源部门对新增耕地进行把关,从土地开发费用里拿出专项资金,通过种植绿肥的方法对补充耕地进行培肥,提高新增耕地的地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水稻 耕地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