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


  

  科技扶贫行稳致远 农民“志上加智”

  陕西脱贫了。高素质农民马新世说:“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方向。我更关注产业的发展。”

  用自家的地作试验田,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名高素质农民。本着“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做”“帮着农民赚”的原则,农民朋友在这里通过承包温室、劳务打工、现场培训、观摩学习,解决了种植难题,学到了新技术。

  贫困山区农民江怡海、阚庆、程荣德等人在创业园培育稀有药材白及种苗100亩,成功培育白及苗8000多万株,目前市场售价每株0.05元,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汉中市留坝县,山里的宝贝“西洋参”走出大山,成为“绿色黄金”,留候镇月九村村民周安喜,年收入20多万元,不但脱贫,还致富当了模范。

  他们用行动阐释了“杨凌印记”,培养了一大批种植能手。放眼杨凌扶贫战场,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张张笑脸洋溢在脱贫户脸上……这张“扶贫攻坚地图”,背后凝聚着的是杨凌力量。通过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探索形成的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五种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把扶贫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末梢神经”。

  截至目前,杨凌已先后建立了344个、覆盖18个省区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基地面积超过6000万亩,共有5000多项农业高新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初步形成了以基地项目负责人+基层农技骨干的扶贫新模式,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茶叶 樱桃 白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