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脱贫工厂建村里


脱贫工厂建村里

故事记录人 本报记者 龙成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长乐村的扶贫工厂内,一排排缝纫机后的女工脚踩踏板、手滑旋轮,技术娴熟地缝制布块,男工们则在千斤顶边使劲摁压……一块块单薄的布经过工厂内一道道工序,变成一双双质感厚实的运动手套。一箱箱满装的运动手套,接下来要发往大洋彼岸的国际市场。

  刚过而立之年的黄立,是这家扶贫工厂的董事长。

  2004年,中学刚毕业的黄立,孤身一人前往广东一家手套厂打工。经过3年时间的历练,黄立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08年,新婚后的黄立深思熟虑后和老公一起贷款50多万元在镇上开设了一间厂房。不幸的是,就在刚刚创业的第一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企业订单锐减,工厂只得破产倒闭。两口子欠下了一身债务。

  那段时间,亲戚朋友见面都绕着走。但深陷债务危机的黄立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深入反思过去创业的不足,认识到技术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第二年,夫妻俩借了两万元,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资金不足就千方百计找,没设备就借。那段时间,黄立吃住在厂里,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手套的工艺技术流程,琢磨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客户的质量标准,完成客户订单。她想,如果能在同等质量中价格最低、在同价格中质量最好,企业就有了市场竞争力。就这么坚持不懈地钻研了两个多月,终于第一批手套通过了工厂和国外客户的验收,黄立夫妇挣到了这第一桶金。

  经过3年多时间的发展,黄立越来越认识到技术立厂带来的好处。她也养成了钻研技术的习惯,企业不停地更新工艺,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好、外观好,靠着市场口碑,逐渐在业界打开了市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承接的代工项目也越来越多。为帮助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在石城县的三个乡镇,企业已经建起了5座扶贫车间,解决了2000多人次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培养了50多位致富带头人自己创业,黄立还与他们共享订单、共享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萌生 核心 质量标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