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综合整治后,由于新增了排水设施、灌溉设施、蓄水设施,所以能够进行稻油轮作、稻麦轮作、稻菜轮作。”程忠良算了一笔账,以今年水稻收成与市场行情为例,一亩田可产水稻550公斤,每公斤水稻的售价10元,10万亩水稻可收入5.5亿元;而一亩田可产油菜籽160公斤,每公斤油菜籽的售价5.4元,就相当于每亩田增收860元,今年基地新增油菜5000亩就可以增收430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我家的2亩多水田流转给农业公司,每年租金1000余元,再加上在基地务工,每天的工资在50-60元之间。实行轮作种植后,务工的时间增加了,工资也增长了。”青狮镇大石坝村村民蒙正武坦言,如今在当地村民通过务工、流转土地等方式,户均年增收2300元。
此外,为了实现循环利用和种养生态化,西充县还大力推广“畜—沼—果(粮、菜)”“稻鱼、稻菇”等循环种养模式,建成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0个。
随着田地轮作、循环种养等模式的推广,极大地增加了土地的效益与收成,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节能灌溉 资源利用集约高效
要发展现代农业就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县域内无大江大河,水从哪里来?如何破解资源瓶颈?答案就是蓄引水源!近年来,西充县通过加快建设升钟二期等重点引水调水工程,建成小型水库112座,供水能力达9800万立方米;为联通水系,该县以县域内的17条河流为脉络、2500余座塘库堰为节点,实施河湖联通、清淤疏浚等6大工程,盘活县域河湖水体;为健全水网,该县建成中型灌区4个,新建整治农田灌溉渠系1850公里,农业有效灌面达87%。
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实施,打通了全县用水“经脉”,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排问题,让农民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日子。
同时,西充县围绕10万亩香桃、10万亩晚熟柑橘、10万亩有机农业等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目前,该县已建成金太线百里百村柑橘产业融合示范园、龙滩河5万亩晚熟柑橘产业园、古太线万亩充国香桃示范产业园等农田水利建设综合示范园区20个。
此外,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西充将节水灌溉工程作为发展方向,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
在位于义兴镇殿子山村的金科种养殖基地,蔬菜大棚一片连着一片,大棚内蔬菜瓜果长势喜人。在果蔬的藤蔓间,密布着各种细管。大棚外1米多高的喷灌设备均匀分布。“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瓜果蔬菜的生长就靠它来输入水和养分。”该基地负责人谭嵩介绍,大棚的地下还铺设了感应器,可以监测瓜果蔬菜是否缺水、缺肥。
在西充茂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果基地里,工人正在喷洒肥料。一根长长的塑料管里源源不断地喷出雾状液体,管子的另一端连接山下的主控室。“这是我们引进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利用这套系统,一名工人一天可以给20亩果园打药、施肥或灌溉。过去,同样的工作一名工人要做三天。”该公司负责人何明介绍,园区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后,大大节约了人力,实现了高效管护。
该县还在位于金太线的天马山现代农业园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示范基地。该基地采用以色列高效节水和喷灌、微灌等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技术,结合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GIS地理控制系统、气象墒情监测系统等,构建起“互联网+农业灌溉管理”服务体系,使产业园具备农产品生产环境全程监控、远程水肥灌溉控制、农业大数据采集等功能。
西充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西充已建成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示范基地3万多亩,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示范基地将达10万亩。经测算,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后,每年每亩可节约劳动力10个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亩产提升30%以上,节本增收1000元以上。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建设,不仅能节约劳动力,还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03/34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