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黔菜出山凭什么?


黔菜出山凭什么? ——贵州蔬菜产业发展记与思 本报记者 刘久锋

  2019年6月16日,上海市普陀区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室外广场人声鼎沸,市民纷纷来参加黔菜入沪贵州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活动。在展销会现场,贵州展示了30多项不同品类的特色农产品,十多家上海涉农企业参与其中。

  无独有偶,2019年8月15日,19辆满载威宁“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蔬菜的卡车依次驶进云南河口口岸,报关后向对岸的越南老街省驶去,这500吨蔬菜最终摆上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餐桌。

  谁也不曾想到,这最不起眼的“三白”,如今却成为威宁响当当的名片,十分抢手。

  “黔菜入沪,三白出国”是贵州近年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及全方位畅通产销对接机制的重要成果。

  

  产品精准定位扩规模

  

  ——规模决定市场,有规模才有市场,发展产业首先要解决规模化问题

  近年来,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优选了蔬菜、茶叶、中药材等12个特色产业,建立了每一个特色产业都有省领导领衔的发展机制,全面开展产业扶贫。

  为精准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畅通产销对接机制,贵州对全省农村种植业统一进行科学规划,大规模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此外,贵州在全面摸清全省坡度低于6度的500亩以上坝区后,按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市场需求标准,全面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

  产业市场定位准确,剩下的就是如何发展生产的问题。小规模、零星分散发展不仅没有产业规模,更无法开发和占领市场,生产规模小,缺少稳定有效的供给,即便有订单也难以兑现,容易使市场失去信心,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为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全力推进黔菜出山,去年6月,贵州印发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1年,贵州将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300万亩;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黔菜成为全国一流的安全、健康、干净、放心菜;基本建成保供拓外的蔬菜产销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在珠三角和周边省区市场占有率,在长三角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

  安顺市普定县,种植韭黄历史悠久,但一直停留在家庭式、零散式的种植和经营状态。2018年以来,普定县把韭黄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坚持全区域式规划、连片式打造、差异化发展。同时,创新发展模式,由县级平台公司统筹统销,辐射带动全县12个乡镇平台公司和10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韭黄产业。

  如今,普定县韭黄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比2016年增长6.6倍,成为全国最大的韭黄种植基地,产品畅销贵阳、浙江、北京、广东、上海、深圳、重庆等省内外市场。

  不止普定韭黄,贵州省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让贵州蔬菜产业集腋成裘、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省蔬菜(不含辣椒、食用菌)种植面积1783万亩、产量2771万吨、产值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9%、19.4%。蔬菜产业带动农户1449万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62万人,人均增收4830元,占当年全省贫困人口的40%。

  

  标准化种植强品质品牌

  

  ——品牌是品质的保证,是产品身份的标识与符号的确认,是提高附加值、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曾几何时,贵州农产品因种植规模、标准化水平、品牌化意识、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足,难以适应上海市场精细化要求。而今,贵州无论是企业、合作社还是种植户,对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认识越来越强。

  “我们的韭黄一年两次培土,三次施肥,每垄韭黄控制在20窝左右。”提起韭黄种植,普定县马场镇李家村监督员田龙滔滔不绝地告诉记者,“我是村里的韭黄监督员,主要对村里400多亩韭黄的种植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韭黄的卖相和质量达标。”

  除了种植过程有严格流程监督,普定县韭黄加工产业园还对收购的韭黄进行严格检测,30项农残检测必须全部通过、4项重金属检测必须全部达标,韭黄才能流入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韭黄 蔬菜基地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