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百姓村”里一条心


    陈毛应本报记者蒋文龙朱海洋

    余村,浙北安吉县境内原本默默无名的小山村,没有名胜古迹,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名人故居,如今却名震全国,因为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发源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主题是“法治浙江”建设。当时,习近平对余村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尤其听到村里介绍通过民主决策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于是有了著名的“两山理论”。

    带着这份鼓励和嘱托,余村在绿色发展上成效卓著,乡村治理同样位居前列。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自豪地报出了一组数据:近年来,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事件、无一人越级上访、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历任村干部无一人违纪违规,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解成功率均达到100%。

    作为一个移民村,余村是名副其实的“百姓村”,全村虽只有280户人家,却有108个姓氏。百个姓,百条心,为何余村能够连成一条心?记者采访余村前后不下十次,为了追寻治村之道,决定再次前往。

    人和了,村才能和

    都说往事如烟,这话放在别的场景里,或许是一种浪漫修辞,但在余村人的心中,那是一段五味杂陈,甚至是令人心痛的过往。

    余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才半亩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温饱,开始靠山吃山,创办水泥厂、石灰窑,一跃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时接近300万元。

    但同时,开山挖矿也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村里整天粉尘蔽日,衣服往外一晒,很快成了泥衣,就连山上毛竹也因被粉尘覆盖,连年减产;有人因震耳的开炮声失了聪,甚至还有人被炸出的飞石砸中。

    “村里明知其害,可又找不到其他门路,那时大家一心只知赚钱,只能硬着头皮上。”鲍新民1992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对这个“金饭碗”,既爱又恨。

    2003年,安吉提出生态立县,终于结束梦魇。余村开始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集体经济收入一下跌至20多万元,还不够偿付工资,各方压力排山倒海地向村班子袭来。

    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经过讨论研究,村里决定转型发展休闲旅游,开办农家乐,组建全县首批旅游景区,并实施新村规划和环境整治。风波过后,余村表面平静,但两年来,对于未来到底前景如何,村民的质疑和诘问从未停止。

    站在十字路口,这场涅槃重生,可谓举步维艰。转折发生在了2005年8月15日。当天,习近平同志下村调研,听到村里主动关停矿山复绿的做法后,立即予以肯定:“你们下定决心关掉矿山,这是高明之举!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话让当时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鲍新民为之一振,同时也点醒了全村人。是啊!早年,挖山开矿确实富了口袋,但也让余村满目疮痍,百姓提心吊胆。关了矿山,眼前看虽是自断财路,但长远看,却是涅槃重生。而路在何方?绿色发展也!

    接下来的余村,真的应了“人和,才能村和”的道理。大伙凝聚共识后,连成一条心,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山又青了,水又绿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村民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大,有的搞起漂流,有的办起农家乐,还有的做起了路边生意,把农产品卖给游客。

    和谐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在之后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无论是山塘水库修复、生态河道建设,还是沿线坟墓搬迁、垃圾分类管理、污水截污纳管等各项工程,开展起来都十分顺利,获得了村民的全力配合。如今,村民们都说,绿色发展这条路,咱走对了,未来还要这么走!

    大家跑市场,从未忘了党

    今天的余村繁花似锦,从过去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卖文化、卖品牌,乡村产业羽翼渐丰,各种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村参观者和游客达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47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4688元,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验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毛竹 耕地 数据 荷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