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严禁环保执法“一刀切”不是放松监管


  对于近几年部分地区环保部门执法过程中暴露的“一刀切”问题,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明确表态:要坚决反对,坚决制止,严格禁止。对于部长的表态,许多农化企业为政府点赞,也有个别企业产生了担忧:今后有关部门在环保执法时会适当放松吗?笔者认为,当前处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严禁环保执法“一刀切”并不是监管方式的放松,而是相关工作更务实、更精细。

  自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执法部门敢于碰硬,成效显著,但也有个别管理部门在督察时简单粗暴地关停相关企业。对无证无照的污染企业的确应该坚决整改,但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整改、环保达标的企业也一并停产,无疑影响了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某企业曾诉苦说,环保设备都上了,但环保督察期间遭遇突然停电,设备无法运转,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这种做法让企业很难接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处理好污染防治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既要依法依规监管,又要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这表明,今后地方政府在环保执法过程中要有所作为,而不能简单地用“开”与“关”回复企业。退一步讲,即使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执法部门也应引导其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改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如果确实改造无望,则应执法关停。

  严格执法不等于态度强硬地一关了之。现实中,执法部门仅采取“堵”的办法,治污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实,严格监管与多一些服务意识并不矛盾,执法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多为企业做一些服务,让治污变“堵”为“疏”,“一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古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