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2000年时,国际市场专利期内化合物的销售额占到整体农药销售额的42%左右。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下滑到28%,而在2018年这一数据是18%。有业内人士据此预测,随着2024年氯虫苯甲酰胺等酰胺类杀虫剂和SDHI类杀菌剂专利到期(市值约40亿美元),仍在专利期的化合物销售额占比可能会低于10%。对农药产业来说,专利产品市场占比降低就意味着产品同质化提高。这样一来,国际农药市场将重新洗牌,整个产业的竞争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第一,随着专利化合物逐渐过期,新农药开发难度逐步加大,跨国巨头通过专利建立起的竞争壁垒将越来越小,但他们由此取得的市场优势却还在。不管是陶氏杜邦合并,还是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这些跨国巨头通过并提前布局,以优势互补来保持他们的市场优势。
第二,具备国际品质农药制造能力的中国企业即将崛起。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和出口国,拥有健全上下游工业体系,成本优势突出。可以说未来5~10年,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围绕配方、剂型、加工工艺等品质提升方面的创新,将成为中国农药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关键,中国农药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第三,制剂产品的重要程度会越来越高。2016年以来,原药成本价居高不下,围绕自有原药产品进行制剂产品开发和布局已成为农药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以代森锰锌、草铵膦、草甘膦、甲维盐、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等为代表的热点产品,将会成为部分农药企业做大做专的载体。
第四,坚持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区域营销霸主将步入春天。飞防也好,金融也罢,都是制剂企业、农资经销商转型服务、提升农户黏性的重要工具。聚焦农业种植痛点,以作物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服务商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天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11/269094.html